系统特点
(1)系统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地质建模--采矿设计--生产计划”一站式应用创建服务,能够实现地测采系统的快速创建与生产应用。
(2)系统支持二次开发,支持集团到矿端的多租户管理,并支持docker虚拟化部署与运维管理,工程化项目交付周期可缩短2-5倍,为客户实现降本增效。
(3)团队在地学三维地质建模、物探软件研发方面深耕多年,实现了“数据处理->解释->反演->三维建模->动态更新->地质保障”全流程产品的产业化落地,提升了露天矿地测采信息保障能
力。
(4)产品贴近露天矿智能化生产业务需求,具有无人机测绘数据、地测采业务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共享发布功能。
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由物联网、组态、表单、业务工作流、算法工作流、地质建模云应用、一张图、CAD在线设计、二维、三维、球场景、自定义页面、云渲染等引擎模块组成,基于云原生、多租户、微服务等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应用搭建。
三维可视化
以三维实景模型为基础,综合展示露天矿地质模型、水文地质、矿山测量、采矿设计等概况。地质模型模块支持查看矿区地层分布、地层属性、钻孔剖面图以及断层等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模块支持查看水文地质地层分布、观测井历史信息等。
地测采数据综合管理
对矿山地质、测量、剥采排等工程资料进行分类存储管理。结合完善的权限控制,通过表单、网盘等形式,实现对地测采各类标准规范、数据、图纸、报告等的管理,并支持汇总分析和报告生成。
GIS一张图系统
对矿山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储量、钻孔剖面、资源储量、剥采比等专业的图纸进行统一在线管理与服务发布,构建与矿图相关的数据填报、图纸填报、动态展示、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基于图纸的数据互联互通、协同更新。
资源储量管理
建立资源储量模型,利用地质界线对储量模型进行属性赋值,确定模型属性状态,表达矿区整体资源储量、探明储量、推断资源量、保有储量等情况,三维可视化显示回采、开采、不同煤层剩余量,并支持对历年储量模型的时序动态反演。
智能化测量管理
支持对地形、影像、倾斜模型、工程量、排土量等无人机测绘成果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发布、三维可视化等,在地测采系统中可对机场中的无人机进行远程操控,并实现航测数据自动上传至数据平台便于后续业务使用。
开采设计与生产计划
基于动态更新的三维地质模型,支持矿区公路、境界优化等日常采矿设计。通过地质钻孔信息及现场取样化验数据对地质品位进行精确补充,根据地质统计学估算出的爆堆品位空间分布,按照设定的产量和品位约束条件,在爆堆之间进行优化计算出最优的矿石搭配方案,得到爆堆铲装位置、推进方向、出矿量、品位等配矿方案数据。
爆破设计
具有露天矿山爆破设计功能,支持创建穿孔、装药和爆破顺序设计方案,具有爆破路网设计和爆破路线设计功能,可对爆破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生成爆破分析报告。
智能配矿
基于动态更新的三维地质模型,支持采剥计划和智能配矿等生产应用。通过地质钻孔信息及现场取样化验数据对地质品位进行精确补充,根据地质统计学估算出的爆堆品位空间分布,按照设定的产量和品位约束条件,在爆堆之间进行优化计算出最优的矿石搭配方案,得到爆堆铲装位置、推进方向、出矿量、品位等配矿方案数据。
测量验收
建立智能化测量系统,支持无人机及TK等测量验收数据的导入以及储存管理,可向第三方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基于无人机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采集以及三维量测和工程方量计算,测量精度满足生产需求。
土林地管理
实现矿区租期管理、边界管理、违法土地、图斑管理均相对被动,需要建设一个基于地图的预警管理系统加强土林地办理后的监管工作,以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工作效率。
数字孪生应用
通过对矿山地上工业环境、地质构造、生产设备等相关数据进行整合,融合矿井安全生产多源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构建全矿数字孪生体,实现矿山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向通信与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