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项目中,总承包是较为常见的承包模式,其中EPC模式更是被广泛采用。在EPC项目中,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等全流程管理,拥有项目运作的主导权。为了在海外市场中成功拓展业务版图,中国承包商迫切需要对海外工程建立起清晰和透彻的认知体系,并开展全面深入的思考探索。
在此过程中,有三个根本性的问题亟待解答:其一,发展海外的目的是什么?其二,海外工程相较于国内工程的特点和差异是什么?其三,基于海外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该如何做好海外项目?
以下是基于第二个问题展开的对海外工程的认知剖析和思考沉淀。海外EPC项目呈现出诸多独特之处,参建各方往往来自不同国家,这使得项目极易受到国际政治局势以及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在标准体系、管理模式、市场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与国内差异较大,海外EPC项目的特点主要如下。
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冲突是海外项目的特点,也是海外项目管理的常见挑战之一。海外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业主、咨询顾问、承包商、供应商等,设计咨询、监理主要来自欧美的,供应商遍布全球,劳务主要是属地的。这些主体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信仰、文化背景、工作习惯和工程实践经验,有西方文化、属地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业主、监理和设计顾问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偏于西式,中国承包商则习惯于中式思维。
海外项目业主通常聘请专业顾问公司进行项目管理,顾问公司代表业主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顾问公司类似于国内的监理公司。国外的监理和国内的监理区别较大,国外监理的英文是“the Engineer”,字面意思是工程师,可以理解为业主代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一般不直接与承包商联系,所有指令和要求均通过监理传达,监理下达或签发的指令都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同时,承包商的表现也由监理报告给业主。海外工程的监理作为业主的代理人,根据业主授权范围代表业主进行项目具体管理工作,执行诸如支付、索赔、签证等工作,存在管理权限大、监管严格、监管范围广等特点,不仅在设计、技术、进度、质量、现场管理等方面有话语权,在工期确定、成本确认、进度款支付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外市场的EPC项目与FIDIC条款中的EPC项目有所不同,特别是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业主为了加强对海外承包商的监管和控制,大多会采用不完全的EPC模式,设计顾问和工程监理经常是一体的,由一家工程顾问公司负责,且由业主直接指定。
虽然设计顾问为甲指,但并不免除承包商的设计责任,承包商需要在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核设计,并对建筑功能、设计质量、工程造价等进行控制,不仅需要满足业主需求,还要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业主预算之内。非完全EPC项目对总承包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站在业主的角度,以全局化的思维对建筑功能、设计质量、工程成本、工期和施工效率等进行综合考虑,达到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海外项目都有项目技术标准(Specification,简称SPEC),完全不同于国内,SPEC是海外项目的一个特点。SPEC是对材料设备的文字描述,对材料和设备的选用、产品标准、检验标准、存贮要求、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测试标准、验收标准、维护要求等进行详细说明。SPEC相当于国内设计规范、材料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中对材料设备相关内容以及产品说明书的合集。
SPEC将含混的、不规范的产品描述转化为清晰、精确的产品定义,将图纸无法表达的一些产品信息完整地传递给业主和承包商,减少和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完整造成的反复送样、承包商采购不合适产品等情况,保证了工程产品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我国承包商在海外项目的履约过程中在SPEC管理方面存在短板,普遍存在不熟悉SPEC、不重视SPEC审核、难以有理有据地调整SPEC、未能有效将SPEC融入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等问题,导致海外项目履约和成本谵控鑠¼趹晥鬲蝙烷出现问题。
海外市场中大型综合设计院较为少见,大部分为单一合伙制设计事务所,如建筑事务所、机电事务所、结构事务所。由此造成海外项目的设计普遍存在设计阶段多、设计深度浅、缺乏综合协调等问题。海外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一般包含概念设计(ConceptDesign)、方案设计(Schematic Design)扩初设计(Detail Design)、FD设计(FinalDesign)四个设计阶段。上述设计阶段是设计顾问的工作,同时承包商也需要参与其中,为设计顾问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对各个阶段的设计进行综合协调,还需要对各阶段设计的工期、成本和可建性进行审核和背书。
海外项目中设计顾问提交的施工图(IFC)相当于70%国内施工图的设计深度,深度往往不足以指导现场施工,承包商需要负责深化设计(Shopdrawing),承包商需要在IFC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100%的深化设计,即基于合同图纸,把将在项目中使用的材料、产品、设备等信息融入设计图纸,完成由设计信息向施工安装信息的转变,并整合、细化,形成与加工、生产、现场施工--对应的图纸,用以支持现场施工、安装。
深化设计比国内的施工图更详细,需要综合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各种信息,如深化设计图纸中需要包含施工缝、施工洞口、钢筋搭接、钢筋锚固等信息。深化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综合协调工作,并在图纸中对材料设备报审信息、相关的施工方案信息等进行说明。深化设计是海外项目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控制项目施工进度、项目成本、施工质量的基础,通过深化设计可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前瞻性处理和解决,确保项目后期的顺利实施。
海外项目的资源组织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海外工程市场与国内工程市场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国内市场是买方市场,分包分供资源丰富;国外市场很多时候是卖方市场,分包分供资源匮乏。卖方市场的特点是商品供不应求,买主争购,卖方掌握主动权,经常出现当地无货源、价格高、供应不及时等问题,这对海外工程项目的履约影响较大。海外项目的资源组织一般有三种渠道:属地供应商、中国供应商和第三国供应商。
届地供应商在配合服务、产能和契约精神方面存在问题,产能不足、供货延误和长时间缺货等情况时有发生;中国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强、生产周期短,但往往存在产品缺乏欧美认证,甚至存在到场材料与报审时提交的样品之间有偏差的情况;欧美等第三国供应商产品质量可靠,但有沟通流程长、供应周期长和商务合约灵活性差等问题。在海外项目履约过程中,承包商不仅要从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而且要做好无法找到资源或者资源供应不足情况下,变更设计或者调整现场施工组织的准备。
海外工程实施过程中潜藏着多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发生改变而给外国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政治风险可能使海外工程盈利能力下降或变得不可行。政治风险是海外工程项目最不可预测和防范的风险。
目前中国企业承接的海外工程项目主要集中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其中一些国家政治不稳定,政府更迭、内战、恐怖袭击等都会对海外工程项目的实施造成巨大影响。根据FIDIC合同条款,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属于不可抗力,往往无法进行索赔,即使能够进行索赔,往往也无法弥补实际损失。比如2012年的利比亚战争,导致中资企业大撤离,至今未重返,造成的损失初步估计达到数百亿人民币。
汇率风险主要是指合同结算货币与成本支出货币的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海外工程的效益,海外工程的支付货币主要是美元和当地币。海外项目成本支出的一大部分来自国内,比如支付给中国员工的国内工资、采购的中国物资和设备,费用都是人民币。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国内物价相对于国外是上涨的,对于美元结算项目相当于项目总价是降低的。另外就是所在国货币贬值,使得收到的当地市的国际购买力下降。比如2024年3月埃镑对美元的汇率贬值了40%,货币贬值导致原本预期能有不错利润的项目均亏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