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矿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新疆和田大红柳滩锂矿发现过程全景解析

2025-09-21 10:44190

新疆和田大红柳滩锂矿是我国近年来探明的超大型稀有金属资源基地,其氧化锂(Li₂O)资源量超过200万吨,主要矿物为锂辉石,并伴生有铍、铷、铌、钽等稀有元素。

该矿位于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海拔在4600-5600米之间,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高寒、低氧)。

它的发现和开发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如新能源汽车、储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降低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此前一度高达76%)。

这是一场跨越60年的“理论预见+技术革新+国家意志”协同作战,终结中国“锂荒”的关键战役。

一、发现历程:三代地质人的接力

1. 奠基期(1960-2000年)

  • 1960年: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发现大红柳滩锂辉石矿点,但受限于技术条件,仅评价为中型白云母矿。

  • 1980年代:陕西地调院初步圈定西昆仑伟晶岩带,提出稀有金属潜力,未获重视。

2. 突破期(2003-2015年)

  • 关键人物

  • 贾红旭(陕西地调院):2003年启动15年系统调查,2012年在509道班西发现锂辉石转石,首提大型锂靶区。

  • 谭克彬(新疆地矿局):2015年带队在大红柳滩南发现48条伟晶岩脉,Li₂O品位达1.5-4.0%。 

  • 技术支撑

  • 高分遥感解译:识别灰白色伟晶岩脉(光谱反射率>60%)。

  • 化探异常锁定:Li-Be-Rb-Cs组合异常面积达200km²。

3. 爆发期(2016-2024年)

  • 2016年: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滕家欣团队实施钻探验证,单孔见矿72.4米,探获Li₂O资源量200万吨。 

  • 2019年:新疆有色集团张国华率队以20亿元竞得探矿权,启动超大型锂基地建设。 图片

二、关键人物与机构

人物/机构




贡献




突破性成果




新疆地矿局二队




1960年首发现矿点




奠定区域找矿基础




陕西地调院




2003-2018年系统勘查




探明509道班西超大型矿床(Li₂O 68万吨)




新疆地调院




2015年发现大红柳滩南矿带




提交Li₂O 32.92万吨




新疆有色集团




2019年接棒开发




建成全球最大采选冶一体化锂基地




中国地调局




国家基金投入+技术攻关




创新“重介质选矿”工艺(成本降40%)

三、开发现状(2025年)

1. 资源规模

  • 硬岩锂:探明Li₂O资源量200万吨(平均品位1.5%),伴生BeO 4.48万吨、Rb₂O 7.69万吨。

  • 盐湖锂:苦水湖探明LiCl资源量116万吨(卤水品位889mg/L)。

2. 开发进度

项目




进展




产能目标




300万吨/年采选项目




2025年2月投产,产出首批5.0%锂精矿




锂精矿60万吨/年




10万吨锂盐冶炼厂




2024年6月碳酸锂投产




碳酸锂3万吨/年




苦水湖盐湖提锂




中试成功,镁锂比降至1:8




2026年规划产能2万吨LCE




3. 产业链布局

  • 上游:昆仑蓝钻矿业掌控采选,原料自给率100%。

  • 下游:引进宁德时代合作建设20GWh锂电池厂(和田昆冈产业园)。

四、成功核心:理论+技术+战略三重驱动

1. 理论突破:甲基卡成矿模型迁移

  • 预见依据

  • 川西甲基卡(全球最大硬岩锂矿)与大红柳滩同属 松潘-甘孜-西昆仑巨型锂矿带(图1)。

  • 均发育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220-200Ma)+巴颜喀拉山群变质围岩+NW向韧脆性断裂。

  • 指导价值

  • 2015年果断放弃铅锌找矿方向,聚焦伟晶岩型锂矿,探获资源量增长50倍

2. 技术创新:四位一体勘探体系

技术




应用效果




案例




高光谱遥感




伟晶岩脉识别精度达90%




圈定6处脉群,节省勘探时间70%




Li同位素示踪




确认岩浆源区δ⁷Li=-1.9‰~4.9‰




指导深部找矿靶区定位




重介质选矿




回收率提升至82%(传统工艺≤60%)




全球首个高原锂矿工业化应用




抗冻钻探工艺




-35℃环境下钻探效率提升3倍




完成10万米高原钻探




3. 国家战略:新疆“358”工程

  • 部省合作: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新疆政府联合启动,累计投入23亿元

  • 找矿机制:公益性地质调查(中国地调局)+商业勘探(新疆有色)协同推进。

五、偶然性vs必然性

  • 偶然性:1960年矿点发现带有运气成分(牧民报矿)。

  • 必然性

  • 理论预见:甲基卡模型成功迁移,避免“守着锂矿找铅锌”。

  • 技术革新:遥感+Li同位素技术突破5000米海拔探测极限。

  • 战略意志:国家关键矿产安全战略驱动持续投入。

结论必然性主导(理论技术贡献率>80%),偶然发现仅为导火索。

六、启示:关键矿产发现范式

图片

大红柳滩公式理论锚定靶区 × 技术解锁资源 × 战略保障落地 = 大国锂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网友:多方利好前景如何
"亚洲锂腰带"横跨四省区,探明大型锂矿2800公里,技术突破助力我国锂自给率翻倍,新能源产业链竞争力跃升,全球锂价趋稳,西部经济腾飞在即。

0评论2025-09-19150

国资委:“十四五”期间9家新央企组建设立
国企逐步建立起来扩大新业务

0评论2025-09-19150

运输途中丢失价值百万银砖,涉事司机:悬赏26万元寻找,暂无任何进展
银价很好,这下师傅惹下麻烦了。

0评论2025-09-18155

9月17日矿石价格汇总
矿石行情每天发布

0评论2025-09-17166

大东沟金矿全要素开发经济分析
大东沟金矿是个巨大的金矿

0评论2025-09-17171

辽宁大东沟金矿的发现是偶然线索还是坚持的结果,谁是其中关键人物?
中国黄金的矿山,股票大概率会涨

0评论2025-09-15161

辽宁发现一个特大级金矿
金矿资源比较丰富

0评论2025-09-12179

自然资源部:“一张图一套数一张表”让自然资源管理更高效
资源管理制度获得料创新

0评论2025-09-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