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于3月5日在石家庄召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经验交流会,总结“十四五”以来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并部署未来工作。
会议由副厅长刘彦辉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等专家作专题报告,240名来自政府部门、地勘单位及高校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
核心成果:
1. 基础地质调查突破
• 完成全省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1:2.5万高精度航磁全覆盖,重要成矿远景区1:5万地球化学测量全覆盖。
•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处、潜在勘查区11处,铁、金、晶质石墨等10种战略性矿产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
2. 资源增量显著
• 铁矿:冀东滦南县长凝矿区新增3.18亿吨,青龙山-庆庄子矿区新增1.53亿吨,合计4.71亿吨。
• 石墨:张北县义哈德矿区探获晶质石墨453.04万吨。
• 钴矿: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伴生钴资源盘活2.69万吨,占全国增储任务50%。
未来部署重点:
• 勘查方向:聚焦国家战略性矿产,巩固铁矿基地,培育金及有色/贵金属基地,推进矿山深部及新区找矿“双突破”。
• 技术保障: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强化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加快基础地质成果转化。
• 机制创新:建立省市联动机制,拓宽财政与企业资金渠道,搭建产学研平台攻克关键技术,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
专家建言:
毛景文院士解析我国矿床学研究进展,孙海瑞工程师分享全国找矿经验,河北地质大学宋明春教授提出金矿勘查技术对河北的启示。会议还发布《河北省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等三项基础地质汇编,推广冀西北“金三角”、冀北钒钛铁钴镍矿等勘查经验。
此次会议标志着河北省通过科技创新与政策协同,正加速推进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冀东滦南县长凝矿区
与
青龙山-庆庄子矿区
新增铁矿资源详解
1. 矿区概况与资源增量
冀东滦南县长凝矿区和青龙山-庆庄子矿区是河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核心成果。两矿区合计新增铁矿石资源量4.71亿吨,其中:
• 滦南县长凝矿区:新增铁矿石3.18亿吨;
• 青龙山-庆庄子矿区:新增铁矿石1.53亿吨。
此次增储使河北省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铁矿资源勘查目标,并进一步巩固了冀东地区作为全国重要铁矿资源基地的地位。
2. 勘查技术与地质背景
• 技术手段:两矿区的勘查综合运用了高精度航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和地球化学测量(1:5万)等技术,实现冀东山区基础地质调查全覆盖。
• 地质特征:矿体赋存于冀东传统铁矿富集区,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石以磁铁矿为主,具有品位稳定、规模大的特点。
• 深部找矿突破:通过老矿区深边部潜力评价,结合成矿规律研究,实现了“新区找矿与老矿区增储”双突破。
3. 资源盘活与综合利用
• 绿色勘查:两矿区严格实施绿色勘查标准,减少环境扰动,并通过科技攻关优化采矿工艺,提升资源利用率。
• 配套技术:承德大庙钒钛磁铁矿伴生钴资源综合利用经验(盘活钴矿2.69万吨)为冀东铁矿伴生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4. 战略意义与区域影响
• 国家资源安全:新增储量有效缓解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提供重要支撑。
• 经济带动:滦南县长凝矿区作为典型案例,将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预计未来可带动当地采矿、运输、冶炼等产业链发展。
• 产业升级:河北省计划以冀东铁矿基地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打造“采选冶一体化”产业集群,促进绿色矿业升级。
5. 未来规划
• 进一步勘查:计划在现有矿区开展深部精细勘探,探索更多隐伏矿体。
• 技术推广:冀东勘查经验(如“金三角”成矿模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将向全国同类矿区推广。
• 产能目标:河北省计划依托新增资源,到2030年将铁矿年产能提升至2亿吨以上,助力“双碳”背景下的钢铁产业低碳转型。
总结:滦南县长凝与青龙山-庆庄子矿区的新增铁矿资源,是河北省通过科技创新与政策协同实现的关键突破,不仅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也为全国深部找矿和绿色勘查提供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