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亚至蒙古国的天山成矿带大型铜矿分布规律(斑岩型、砂砾岩型为主),结合新疆地质背景及最新勘探进展,未来可能突破千万吨级铜矿的潜力区域及预测如下:
一、东天山斑岩型铜矿带(土屋-延东-玉海为核心)
• 预测依据:
1. 中亚科翁腊德、蒙古奥尤陶勒盖等超大型斑岩铜矿均位于天山-蒙古成矿带,新疆东天山与之共享晚古生代俯冲-碰撞构造背景,具备类似成矿条件。
2. 土屋-延东已探明465万吨铜资源,玉海矿区深部延伸性显著,斑岩型矿床深部矿体连续性预测可能突破千万吨级。
3. 伴生金、钼资源(如玉海铜钼矿)可提升综合经济价值,符合国际超大型斑岩铜矿特征。
• 规模预测:若深部勘探验证矿体延伸,总资源量可达1000-1500万吨铜金属,平均品位0.6%-1%。
二、南天山砂砾岩型铜矿带(库孜贡苏-乌鲁乌恰盆地)
• 预测依据:
1. 中亚楚-伊犁盆地砂砾岩型铜矿(如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与新疆南天山库孜贡苏盆地成矿背景相似,均为中新生代挤压构造控制的陆相沉积盆地。
2. 萨热克铜矿(已探明大型)、乌拉根铅锌矿等显示砂砾岩型铜铅锌成矿潜力,盆地内百余处矿点指示区域成矿连续性。
3. 成矿流体以盆地建造水与有机质混合为主,高硫化物富集区(如热液蚀变带)可能形成高品位矿段。
• 规模预测:通过整合盆地内多个矿床,总资源量可能达800-1200万吨铜金属,局部品位1%-5%。
三、卡拉塔格火山岩型铜矿集区
• 预测依据:
1. 火山热液叠加斑岩系统(如红石-梅岭铜矿)显示成矿多样性,玉带铜矿(30万吨)深部未封闭,高品位蚀变带(铜10%)指示热液活动中心潜力。
2. 区域成矿时代从奥陶纪至二叠纪,多期次岩浆活动提供持续物质来源,与中亚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演化模式相似。
• 规模预测:若探明火山机构与斑岩系统耦合区,资源量可突破500-800万吨铜金属,平均品位0.8%-1.2%。
四、东准噶尔斑岩铜金矿带(哈腊苏-蒙西)
• 预测依据:
1. 与蒙古南戈壁斑岩铜矿带同属晚古生代岛弧环境,已发现哈腊苏、蒙西中型矿床,深部勘探可能揭示更大规模矿体。
2. 地球物理异常显示深部存在隐伏岩体,类似蒙古奥尤陶勒盖的“多层楼”成矿结构。
• 规模预测:预测资源量300-600万吨铜金属,伴生金0.3-0.5g/t。
五、哈密大黄山铜镍矿带
• 预测依据:
1. 基性-超基性岩体深部延伸(如黄山铜镍矿群),航磁异常指示隐伏矿体,铜镍共生模式类似俄罗斯诺里尔斯克超大型矿床。
2. 新发现的大黄山岩体铜镍矿规模达中型,预测深部整合后可能形成铜金属量200-400万吨的共生矿床。
关键突破方向
1. 深部勘探技术:针对斑岩型矿床(东天山、东准噶尔)实施深度>1000m钻探,验证“第二成矿空间”。
2. 构造-热液耦合区:南天山砂砾岩盆地逆冲推覆构造带、卡拉塔格火山机构周边蚀变中心是富矿靶区。
3. 综合勘查模型:借鉴中亚成矿带“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砂砾岩”三位一体模式,建立新疆天山成矿系统预测框架。
结论:新疆未来千万吨级铜矿最可能诞生于东天山斑岩型矿带和南天山砂砾岩型盆地,卡拉塔格火山岩区及东准噶尔斑岩带为第二梯队潜力区,需依托深部勘探与成矿模型创新实现突破。
阅读 433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国家出手?!全球最大港口交易案或生变!招商局、中远海运集团若入局接盘可力挽狂澜?
漫航观察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我国再发现世界级金矿!遍地黄金竟是这样!
南山综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澳大利亚发现世界最大铁矿,储量550亿吨,大到颠覆铁矿形成理论
科普大世界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