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强强联手,投资12.5亿美元,在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经济特区共同建设一座年产8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尿素工厂。
这不仅将是中哈两国在石化领域规模最大的合资项目之一,更将一举实现哈萨克斯坦本土高氮含量尿素规模化生产的“零的突破”,对区域能源转化与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超级项目落地
根据哈萨克国际通讯社报道及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发布的信息,该项目已由哈萨克斯坦能源部、KMG、中石油以及阿克托别州政府四方正式签署投资协议,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与资源保障。
项目选址
选址于阿克托别州穆加尔扎尔区,毗邻扎纳若尔(Zhanazhol)大型天然气处理厂。该气厂将成为项目的“能量心脏”,每年稳定供应高达6亿立方米的商业天然气作为核心原料,确保了生产的可靠性和成本优势。项目位于阿克托别经济特区内,享有政策便利。
项目投资
总投资额高达12.5亿美元,预计将创造3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工厂建成投产后,还将提供约400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对拉动当地经济、促进就业意义重大。
规模产能
规划年产能80万吨尿素。这将彻底改变哈萨克斯坦尿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首次建立起本土规模化生产能力,是其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破解农业瓶颈
哈萨克斯坦坐拥约3500万公顷广袤耕地,农业是其经济重要支柱。然而,本土化肥产业,尤其是高附加值尿素生产的长期缺失,严重制约了其农业发展潜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满足内需
据KMG预测,到2029年项目投产时,哈萨克斯坦国内尿素年需求量约为30万吨。该项目强大的产能将完全覆盖国内需求,结束依赖进口的局面,降低农民用肥成本,提升农业竞争力。
助力增产
项目计划生产的高氮含量尿素(氮含量达46%),已在哈国多个州完成田间试验,证明其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国际标准。高效肥料的普及将直接助力农作物增产。
创造外汇
在满足国内需求后,富余的50万吨/年产能将瞄准国际市场。凭借区位和成本优势,产品有望出口至欧洲、印度、土耳其等需求旺盛的地区,为哈国创造可观的外汇收入,提升其出口多元化水平。
中哈战略合作新标杆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明确指出,该项目是“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石化领域最大的合资项目之一”,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生动体现”。
能源合作
标志着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的油气勘探开采,向下游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的关键转型。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为高价值的化肥产品,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战略对接
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深度对接的又一硕果。项目直接服务于哈国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农工业综合体和加强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
示范效应
作为中石油在海外,特别是在中亚地区推动天然气资源本地转化和化工产业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其成功实施将为区域内的类似合作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
项目未来影响
这座由中石油深度参与、总投资12.5亿美元的尿素工厂,其意义远超一个单纯的工业项目。
能源价值升级器
将天然气“变”为高附加值化肥,大幅提升哈国能源资源的内在价值和产业链长度。
农业强国助推器
从根本上解决哈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化肥保障,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经济多元强心针
填补国家重要工业空白,创造大量就业,增加出口创汇,有力推动哈国经济结构优化。
中哈友谊新纽带
以实实在在的重大项目合作,彰显了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务实成果,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能。
随着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可行性研究启动以及土地等关键要素的落实,这座由中石油与哈国伙伴共同打造的“气化化肥”标杆工厂,正从蓝图加速走向现实。它不仅将重塑哈萨克斯坦的化肥产业和农业格局,更将书写中亚地区能源化工合作与产业升级的新篇章!(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