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白银市场正迈向 连续第五年出现结构性赤字。供应进一步收紧、投资需求激增以及创纪录的银价,使 2024 年成为白银十多年来最为动荡的一年。
在本周于纽约举行的银协(Silver Institute)年度行业晚宴上,metals Focus 总经理菲利普·纽曼(Philip Newman)与矿业供应总监莎拉·汤姆林森(Sarah Tomlinson)指出,白银市场正受到流动性压力、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持续转向看涨的投资者情绪所共同塑造。
截至 11 月 6 日,白银今年累计上涨 67%——表现优于黄金(上涨 52%)和标普 500 指数(上涨 14%)。在美国加征关税担忧下的创纪录租赁利率、CME 金库前所未见的交割量,以及美国政府近期将白银列为“关键矿产”的政策推动下,白银价格在 10 月触及 54.48 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即使经历明显回调,价格仍大多维持在 47 美元/盎司以上。
尽管价格飙升,今年全球白银需求仍预计将下降 4%,至 11.2 亿盎司,所有主要消费板块——工业用银、首饰、银条与银币——均将出现萎缩。
工业需求预计下降 2%,至 6.65 亿盎司,原因包括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光伏行业快速降低用银量(尽管全球光伏装机量创新高)。
印度因本地银价飙升,首饰与银器需求将进一步下降。
然而,投资需求强劲到足以抵消以上所有下滑。
ETF 类产品(ETP)持仓今年已激增 18%,吸收 1.87 亿盎司白银,为 2020 年以来最强劲的流入。对滞胀、美国联储独立性、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以及升高的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共同推动投资者增持贵金属。约 一半的 ETP 白银储存在伦敦,推高了 10 月的市场流动性紧张。
供应方面,2025 年全球白银矿产量预计维持在 8.13 亿盎司,基本持平。
墨西哥(皮诺莱斯的 Tizapa 重启、Endeavour Silver 的 Terronera 项目提产)与俄罗斯产量增加
将抵消秘鲁与印尼的下滑
回收供应预计增长 1%,主要来自西方市场银器回收增加。
metals Focus 预计 2025 年市场将出现 9,500 万盎司的赤字——虽低于去年,但仍属重大缺口。
从 2021 至 2025 年,累计结构性赤字将达到 8.2 亿盎司,解释了为何现货市场持续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