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华州区以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为抓手,持续强基、链式赋能,并通过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强龙头、育新质、优生态,加快构建以精细化工、新型工业和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华州区工业园区的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的灌装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进行生物农药制剂的包装作业。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安环部科长邓飞告诉记者:“现在正在为我们的海南客户生产康禾神农杀菌剂。凭借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海南大学等多所院校院企合作,我公司现拥有12项新研发的生物农药制剂,每年推出10余项新产品。以中草药提取为核心,确保作物零残留。今年前四月,我公司已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全年产值更有望突破1.5亿元。”
近年来,华州区以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为链主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构建起“煤基化肥——精细化工——生物农药”的完整产业链条。康禾立丰生物农药项目作为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持续为全产业链的完善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而区上围绕产业链配套需求,也持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
走进位于高塘镇的渭南市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项目,厂区环境干净整洁,垃圾转运车正缓缓驶入称重区卸料。操作员熟练地操作着巨型抓斗,将经过发酵处理的垃圾投入到焚烧炉中,开始垃圾“变废为宝”的绿色旅程。这个由渭南产投三峰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项目,是华州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首个投运项目,计划形成“垃圾处理-能源转化-产业协同”的闭环链条,年处理垃圾量28万吨,年上网电量约10381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0万吨。
渭南产投三峰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军表示,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炉排炉焚烧技术、渗滤液处理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产业链的协同,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华州区依托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金钼集团两大企业,打造以精细化工、新型工业、循环经济为主的特色园区,形成“园区化承载、大集团引领、产业化集群”的发展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华州区启动了总投资约5.8亿元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项目,该项目包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园区道路修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危险化学品运输停车场等。目前,园区已实现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具备承接重大产业项目的坚实能力。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水平。
华州区秉持“精准谋划走出去,放低姿态请进来”的理念,以精细化工园区为主阵地,以金钼、陕化两大集团为依托,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上下游企业配套,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全力建设百亿级工业园区。聚焦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牵头落实“政企会客厅”制度,对洽谈项目及时跟进、对签约项目分组包抓,注重日常跟踪服务,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和企业诉求,协调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有力促进项目落地,以高效贴心的服务为项目落地投产按下“加速键”。围绕“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高地”建设目标,积极搭建招商推介平台,全方位展示工业制造、非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领域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持续提升区域产业吸引力与竞争力。
华州区三大产业园区特色鲜明、协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目前,精细化工产业园已入驻15家企业,园区已形成三条产业链,包括以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为链主,带动康禾立丰等企业,壮大化肥制造及相关精细化工产业链;依托陕煤研究院,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推广产业链;以民营企业晶瑞新能源、派尔森环保为主力,构建锂电池梯次利用新能源产业链,并积极推进钼金属产业链建设。新型工业产业园现有10家企业,形成了以金钼集团冶炼厂为核心,涵盖有色金属冶炼、选矿药剂生产及钼加工配套的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14亿元,总占地面积122亩。共同绘就县域经济向现代产业体系跃迁的新画卷。
凭借强劲的产业实力与完善的园区配套,华州区工业园区获批陕西省第二批省级化工园区;2024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5.78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93.69%,成为推动华州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刚表示,下一步,华州区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以建设高标准省级工业园区为契机,以链式发展为导向,坚定不移抓工业、建园区、增实力。聚焦产业链优势,以省级经开区为主阵地,依托“链主”企业精准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通过完善产业链生态,实现精细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聚焦要素保障,围绕企业发展所需,逐步完善电力、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盘子,做到墙内的事情企业做主、墙外的事情政府帮办,以实际行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企业需求,用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和政企会客厅机制,认真倾听企业呼声,全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助力企业做精做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