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矿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给中资企业的几点建议

2025-01-08 10:242550


一.新自由主义下国家职能的蚕食与腐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华盛顿共识的推行,一场危机悄然来临,这场危机的标志是跨国公司逐渐接管了各国的政府运作,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助产士”。这些跨国公司在这一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擅长腐化和削弱非洲政府的机构,推动外包政策,认为外包比建设强大的政府机构更为有利。这种做法削弱了非洲国家政府的运作能力,并使得国家的边界变得松散,技术娴熟与否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出这些体系。

伦敦大学学院的经济学家玛丽安娜·马祖卡托在她的书《大骗局》中讨论了这一转型。她批评了大型跨国咨询公司,称其为“骗局”,因为它们使政府相信,跨国公司比国家更有能力管理国家事务。事实上,这种做法的后果在南非等国家尤为明显,例如毕马威等大型咨询公司深陷丑闻,其在过去二十年里的影响力大大缩小。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咨询公司实际上代替了国家的职能,接管了本应由政府管理的项目,比如国家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做法导致了道德边界的模糊,从而让腐败得以蔓延。虽然跨国公司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

二.在非洲做基建:透明度很重要

现在,需要一种新的契约,确保非洲国家能够与跨国公司,尤其是中国的国有企业(SOEs)谈判,并确保交易透明、公平、公正。非洲的领导人和政府机构必须能够为公民争取到最有利的交易。这样,他们才能赢得合法性和大众支持。    

中国国有企业在非洲的建设项目能成为对抗西方批评的盾牌,尤其是当这些项目与西方公司主导的项目相比时。中国建设公司通常凭借技术优势、融资条件和政府支持,优于欧洲和北美公司,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协议缺乏透明度,便会导致不信任和腐败指控。南非的宪法规定,所有公共采购过程必须透明和公正,并且需要通过竞争性招标程序,这也是中国公司已经开始适应的做法。然而,在其他一些国家,政府可以通过闭门协议签署协议,绕过这些透明的程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融资选项也发生了变化。30年前,全球南方国家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面面临很大的限制。今天,随着主权财富基金和建设—运营—转让(BOT)等融资模式的出现,国家有了更多的选择。中国的国有企业以及欧洲企业,可以提供融资并以有利的条件建设项目,从而加速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

最终,成功的关键是确保项目透明,并且对当地社区有益。正确实施的项目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提供支持贸易、农业和工业的基础设施。通过明确本地技能建设、透明度和社区参与的条件,可以确保这些项目具备可持续性并得到广泛支持。

三.共建“一带一路”的可持续与本土化之路

在全球南方国家一些有桥梁、大马路和铁路的社区,大家会觉得这些基础设施是通往贸易的走廊,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通道,他们很欢迎这样的基础设施。然而,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项目的第一阶段,最大的问题是沟通不畅。当当地的人们觉得项目不透明,并且不理解合同中的款项时,大家都不太买账。人们可能会把这些项目看作“白象工程”——庞大、昂贵、最终无用的工程,或认为这是一个腐败的安排。因此,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这些项目引来很多批评。    

在“一带一路”第一代项目中,很多项目实施得比较匆忙,而且这些项目并不总是由最厉害的中国工程师来完成。例如,安哥拉的铁路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项目的透明度和沟通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也开始向社区解释为什么要修建道路和铁路。

如今,承接这些项目的中国国有企业将会是中国的一流国有企业。在南非,正因为有这些一流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加入,项目实施进程得到了加速。而在“一带一路”初期,参与的却只是一些中低层次的中国国有企业。现在,“一带一路”项目不再像十年前那样,只是带来一波中国工人来建设铁路,而是通过更高效的方式进行。

在项目刚启动的时候,很多人期待的是简单的工程建设——让中国工人来建铁路,村里的人民为修建铁路的中国工人加油。但这种做法从中国和非洲领导人角度来看是极不负责任的。这也是为什么明确这些条件非常重要——我们在建设一个项目,我们在投资固定资本,这意味着未来会有增长。我们正在开辟贸易走廊,因为人们可以自由流动,沿着这些路线修建住房,并支持农业发展,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矿产进行加工。    需要明确的是,应该建设本地技能,并且人们必须理解这样做的好处。这样一来,项目就会得到合法化,更具可持续性,人民也会更愿意去维护这些项目。曾经,很多人认为“一带一路”是带有掠夺性质的,因为曾经有一批中国工人来到了这些地区,24小时不停工作,完成项目后就离开了。而这种做法,往往让非洲本地的人民感到反感,并为西方国家的批评提供了条件。

我认为大家都已经从中学到了一些教训,项目的条款变得更加透明,互惠互利的性质也更加明显。我想不出有什么项目是中国会拒绝让这些技能本土化的。“一带一路”初期如此匆忙地签署合同,是因为非洲国家领导人谋求连任所致,他们急于展示施政成果,现在他们已经吸取了教训。

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国企业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他们必须在沟通上下更多功夫。你不能仅仅因为你在建路,就认为人们会无条件地欢迎这个项目。如果我能给中国企业或中国政府一些建议,那一定是必须投入更多的沟通成本,并且要有效地沟通。如果你们不这样做,最终会得不到民意的支持,人们甚至会因为过程不透明而耿耿于怀。

此外,中国还可以像在印度尼西亚的铁路项目一样,投资培养本地人才和本土化能力。他们可以带年轻人去中国,学习如何操作系统,这样不仅能提升项目的本地化程度,也能让项目变得更加合法和可持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美国如何推进全球关键矿产布局
美国人开始在矿业方面的觉醒了

0评论2025-09-17184

非洲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角色
202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发了一篇题为《非洲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角色》的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正面临着将非洲从美国外交边缘推向战略核心的机会。文章指出,美国冻结援助、调整政策,旨在将非洲定位为关键矿产来源,以摆脱对华依赖、保障供应链安全。非洲拥有全球相当一部分战略矿产,美国需通过投资勘探、选矿以及升级《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构建互惠伙伴关系,方能赢得对华竞争并确保国家利益。现予编译,供读者参考辨析,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和编译者立场。

0评论2025-09-17177

坦赞铁路vs纳卡拉走廊vs洛比托走廊:中日美争夺非洲关键铁路通道
在非洲中南部,一场围绕铁路走廊的地缘博弈正悄然上演。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关键矿产需求激增,中美日三大力量正竞相控制关键物流通道,以确保长期供应链安全并削弱对竞争对手的依赖。在中方主导的坦赞铁路激活、美方支持的洛比托走廊后,日本也在日非峰会上提出开发纳卡拉走廊,意在强化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0评论2025-09-16159

非洲汽车产业的“非常规”革命
非洲的汽车发展快

0评论2025-08-28235

日非携手“创新”,能否如愿以偿
第九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TICAD 9)将于2025年8月在日本横滨召开。本届峰会聚焦“共同创新”,提出投资升级、关键矿产、绿氢合作、基建破冰四大支柱,旨在推动日非合作从援助转向共赢。日本面临兑现往届300亿美元承诺的压力,同时需解决投资者对非洲信息壁垒、避险心态以及落地难题的顾虑。非洲期待实质性技术转移与公平合作,警惕“承诺疲劳”。峰会能否超越政治宣示,以可验证行动填补非洲4万亿美元发展缺口,成为核心考验。

0评论2025-08-19332

从经营矿山到经营港口,紫金矿业在非洲又完成一项重要布局
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大,驻军来保护中国的资产安全越来越有 必要。

0评论2025-08-14315

美国对刚果金一武装团体、一家采矿合作社及两家香港公司实施制裁,因其涉及非法矿物贸易
中美对决已经开始,不要存在幻想,没有实力的妥协,被敲诈只是开始。没有盟友的支持,注定孤掌难鸣。

0评论2025-08-14254

非洲矿场再爆雷!中国企业深陷"规则迷宫"
非洲矿产开发危机

0评论2025-08-14248

卢阿拉巴省一矿区遭武装抢劫 中方人员据称中弹
卢阿拉巴科卢韦齐市逾400人被捕,警方查获涉案物品在卢阿拉巴省首府科卢韦齐市,刚果国家警察(PNC)逮捕了超过400人。据该省内

0评论2025-08-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