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于11月24日抵达肯尼亚时,他将接手美国在非洲最盘根错节的关系之一:这个盟友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却也日益难以驾驭。
万斯此次访问将持续至11月27日,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对东非的首次高层出访。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视该地区为抵御极端主义、动荡局势和中国影响力扩大的关键屏障。
但据地区分析人士指出,此轮对话的核心已不再是援助或友好,而是运用各自的优势或筹码而进行讨价还价。
美肯贸易僵局中,什么岌岌可危?
此次访问的核心是陷入停滞的贸易关系。《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已于9月到期,该法案此前为肯尼亚对美出口提供免关税待遇,而其失效直接威胁到约6.5万个就业岗位,并使肯尼亚纺织业面临高达10%的特朗普惩罚性关税。
据知情人士透露,总统威廉·鲁托的外交政策核心在于吸引西方投资,他将借万斯的此次访问寻求美方的救助与明确承诺。
肯尼亚政府希望最晚于2025年底前,能谈判达成一项针对AGOA的为期五年的延期或替代协议。去年,肯尼亚向美国出口了价值7.37亿美元的商品,主要为纺织品、咖啡和茶叶。但贸易官员私下承认,特朗普关税已对肯尼亚出口商造成严重冲击。
肯尼亚能否保住其“重要非北约盟友”地位?
鲁托的另一要务是寻求美方对其“重要非北约盟友”(MNNA)地位的再保证。这一身份由前总统拜登于2024年赋予,使肯尼亚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获此地位的国家。
该身份为肯尼亚带来了获取先进美制防御装备、培训及资金的渠道,但此后在美国引发政治争议。共和党参议员詹姆斯·里施(James Risch)呼吁重新审查此决定,指责拜登为回报友好政府而“仓促行事”。
若失去“重要非北约盟友”地位,将对肯尼亚的国防体系构成沉重打击。该体系一直倚赖美国支持以实现军队现代化,并在这片动荡地区保持军事优势。
因此,万斯在肯尼亚的表态将备受关注。分析人士认为,若他明确传达美国对肯尼亚的持续支持,将巩固美肯联盟;反之,任何含糊其辞都可能为中国、土耳其及海湾国家敞开大门,这些国家近年均与肯尼亚深化了安全合作。
压力日增,肯尼亚能否维持其地区安全角色?
万斯此访正值肯尼亚的地区安全外交承受日益增大压力之时。
在苏丹,喀土穆当局指控鲁托通过在内罗毕接待代表团,暗中支持达加洛(Mohamed Hamdan Dagalo)的快速支援部队(RSF),肯尼亚对此予以否认。在南苏丹和刚果(金)东部,其和平任务也因各方猜忌与资源困窘而举步维艰。
然而,肯尼亚对西方而言仍不可替代。位于拉穆(Lamu)的美国军事基地,持续作为在索马里打击青年党行动的前沿后勤枢纽;肯尼亚军队自2011年起便在该国作战。
预计万斯将审视肯尼亚与美国缉毒局之间一项新谅解备忘录的进展,该备忘录旨在打击日益突出的与索马里及南亚犯罪集团勾结的印度洋毒品走私路线。
对美国而言,这些网络不仅是犯罪威胁,更可能成为圣战组织与有组织犯罪生态系统之间的“安全桥梁”,这一交汇点正是监控跨国流动的情报机构关注的焦点。
海地:肯尼亚最昂贵的忠诚考验?
或许鲁托议程中政治敏感性最高的是海地问题。肯尼亚在海地部署800名警察,领导联合国支持的打击武装团伙任务,尽管国内强烈反对,称此举违宪。
该任务于9月重组为“帮派镇压部队”(GSF),如今却因资金不确定性陷入困境。美国暗示,其2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可能在联合国批准扩权前遭到冻结。
鲁托亟需万斯重申美方的资金承诺。对他而言,海地部署已成为肯尼亚作为华盛顿“代理人维和力量”可靠性的象征,他绝不能接受任务失败。
美国如何反制中国在肯尼亚日益加深的影响力?
在贸易与安全的辞令之外,真正的角力焦点是中国。中国在肯尼亚的存在已达“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的最深程度:资助标准轨距铁路延至乌干达边境,投资道路与能源项目,并日益深入肯尼亚官僚体系增强影响力。
今年8月,肯尼亚政府以采购程序问题为由,取消了授予美国投资公司Everstrong价值4680亿肯先令(约合36亿美元)的内罗毕-蒙巴萨高速公路合同。此决定实际上将美国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排除在外,这成为了美国的痛点,也强化了有利于中国的一种叙事,即“美国无法在公平的商业条款下与中国在非洲竞争”。
因此,万斯此行远不止于外交礼节,而将是特朗普2.0政府面对非洲多极化新局面的首场影响力测试——如今,盟友的忠诚有了更高的价码,各国更娴熟地在各方之间周旋,而中国的竞争策略也早已不再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