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刚果(金)东部地区(简称“刚东地区”)局势再次陷入动荡,M23叛军长途奔袭,迂回包抄,分割包围刚果(金)政府军,使得刚果(金)东部整个军事体系崩溃。此次刚果(金)东部冲突是2021年11月底M23运动再次发动叛乱的延续。2021年11月底以来,刚果(金)东部冲突不断,局势动荡并延续至今。
01
刚果(金)叛军“M23运动”的历史
M23运动是刚果(金)图西族的反政府武装,成立于2012年5月,由刚东地区原叛乱武装“保卫人民国民大会”(National Congress for the Defence of People, CNDP)领导人博斯科·恩塔甘达(Bosco Ntaganda)和苏坦尼·麦肯加(Sultani Makenga)率领旧部组建。2004-2009年,以恩孔达为首的图西族军官以刚果(金)图西人遭受迫害为由发动叛乱,成立了“保卫人民国民大会”。2009年,恩孔达被捕,余部被刚政府军收编。
2012年M23运动发动叛乱与国际刑事法庭卷入刚果(金)内部事务直接关联。2006年,国际刑事法庭检察官路易斯·莫伦诺-奥坎帕(Luis Moreno-Ocampo)对恩塔甘达提出指控,称他在2002-2003年担任托马斯·卢班加(Thomas Lubanga)领导的刚果爱国同盟(Union of Congolese Patriots, UPC)高级军事指挥官期间犯有种族清洗、强奸、反人类、使用儿童兵等罪行,并对他发出了逮捕令。卢班加早在2006年3月就被逮捕并被引渡给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庭于2012年3月判处卢班加犯有战争罪。国际刑事法庭的介入使刚果(金)政局出现了一系列微秒变化。本来“保卫人民国民大会”在2009年被收编之后一直与刚果(金)政府维持着良好关系,并在2011年11月大选中支持卡比拉连任。在这种形势下,卡比拉对国际刑事法庭通缉恩塔甘达的命令置之不理,但随着国际社会的压力增强,卡比拉不得不放弃了对恩塔甘达的支持。
与此同时,刚果(金)政府启动的军事整编工作也对“保卫人民国民大会”高级军官的前途和利益构成直接威胁。2011年大选过后,刚果(金)政府利用国际社会要求逮捕恩塔甘达的压力,准备实施军事改革。“保卫人民国民大会”接受改编以来,一直保持对其武装的控制。他们在南北基伍省保留着与刚果(金)政府军平行的指挥机构。恩塔甘达以及“保卫人民国民大会”的一些高级官员担心整编将导致他们失去对其武装的影响力。2012年3月,刚果(金)武装部队高级指挥部邀请中高级军官参加在金沙萨举行的一次有关刚果(金)武装部队改革研讨会。尽管恩塔甘达命令其下属不得参加,但他手下的一些中层军官还是参加了研讨会。恩塔甘达担心政府在拉拢分化其手下的军官,利用他们来取代自己。因此,此次研讨会结束不久,恩塔甘达便宣布脱离刚果(金)政府军,发动叛乱。5月,同为原“保卫人民国民大会”军事指挥官的麦肯加(也是当前M23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亦宣布发动叛乱,指控刚果(金)政府未认真履行2009年3月23日与“保卫人民国民大会”签署的和平协议,故将他们的叛乱活动称为M23运动,意为3月23日运动(March 23 Movement,M23运动由此得名)。虽然他们均声称是独立起事,与对方没有瓜葛,但通常认为两股叛军实际上是一家人。
2012年M23运动发动叛乱时,受到乌干达和卢旺达的支持。当刚果(金)政府军和联合国部队在2013年击败M23运动时,M23领导人恩塔甘达的追随者逃往卢旺达并在卢旺达投降,而仍忠于被捕的恩孔达的1200余名M23战斗人员向乌干达投降。M23运动领导人恩塔甘达则被引渡到国际刑事法庭受审。自此之后,M23运动趋于沉寂。直到2021年11月底,沉寂多年的M23叛军突然开始活跃。
02
M23运动缘何在沉寂多年之后再次发动叛乱?
2021年11月底,M23运动突然出现在刚果(金)东部,再度发起叛乱。M23叛军稳步推进,占据了北基伍省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活跃在北基伍省首府戈马以北约70公里的鲁丘鲁地区,袭击了当地的交通干线和村庄。该组织声称,它的目的是向金沙萨施压,要求其遵守之前签署的协议,其中包括特赦返回刚果(金)的M23运动战士。
虽然M23运动自称刚果(金)政府未遵守之前签署的协议,并要求对外国遣返的前战斗人员实行特赦。然而,自从2013年12月M23运动叛乱平息后,该组织销声匿迹近8年后突然宣称政府未遵守之前的协议,令人匪夷所思。因此,M23运动声称的“政府未遵守之前的协议”只能理解为借口和托辞。种种迹象表明,M23运动再度活跃与其声称的原因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跟大湖地区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2021年10和11月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遭受的多起恐怖主义袭击。
2021年10月、11月,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先后遭到多起恐怖袭击。2021年10月8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卡文佩区一警察哨所发生炸弹爆炸袭击;10月23日,坎帕拉卡文佩区一家受欢迎的餐馆遭到简易炸弹爆炸袭击,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其中2人情况危急;10月25日下午,一辆从首都坎帕拉前往西部地区的长途巴士在姆皮吉区发生爆炸,导致至少1人死亡、多人受伤;11月16日上午,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议会大厦和中央警署附近,两起自杀式爆炸袭击相隔三分钟接连发生。虽然“伊斯兰国”宣布对恐怖袭击事件负责,但是乌干达当局认定恐怖袭击为该国反政府武装“民主同盟军”所为。乌干达反恐部门指控“民主同盟军”的梅迪·恩卡鲁博(Meddie Nkalubo)策划了11月的两起恐怖袭击。恩卡鲁博又被称为“惩罚者”(Punisher),在2016年到2017年间加入“民主同盟军”,负责监督该组织的沟通和宣传,并制造简易爆炸装置。“民主同盟军”是乌干达穆斯林组织的反政府武装,长期盘踞在刚果(金)东部伊图里省和北基伍省。
在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的请求下,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批准了乌干达军队入境围剿“民主同盟军”的军事合作协议。2021年11月30日,乌干达政府军进入刚东地区,与刚果(金)政府军开展联合军事行动,打击“民主同盟军”。此外,作为刚乌军事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两国军事首脑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由乌干达承建连接刚果(金)和乌干达的公路。据称,尚未公开的谅解备忘录允许乌干达人民国防军为延伸至刚果(金)领土的道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2021年12月3日,公路建设项目也同时开工。公路计划延伸到位于刚卢边境的北基伍省省会戈马市。与此同时,12月,布隆迪军队在刚果(金)的默许下与进入南基伍省打击布隆迪反政府武装“法治抵抗运动”(RED-Tabara)。巧合的是,M23运动在2021年11月开始在刚东地区活跃。2021年11月,M23运动对位于北基伍省靠近乌卢边境的刚果(金)政府军的军事据点发动攻击;2022年3月,M23运动占领了北基伍省鲁丘鲁地区。随着M23运动的军事攻击愈演愈烈,刚东地区局势开始再度动荡。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对M23运动再度活跃的“时间巧合”提出一个合理的解读。乌干达、布隆迪和刚果(金)在刚东地区开展的联合军事行动被卢旺达视为不友好的行为,并将使卢旺达在大湖地区地缘政治斗争中处于劣势。其原因在于刚东地区冲突已经演变成各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任何双边合作解决刚东非法武装的行为都将被第三方视为破坏刚东地区地缘战略平衡的举动。为了防止刚东地区地缘战略平衡的天平倒向乌干达、刚果(金)、布隆迪,卢旺达通过支持M23运动发动攻击来搅乱刚东地区局势,消除刚果(金)与乌干达、布隆迪之间军事合作所带来的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03
卢旺达究竟有没有支持M23运动?
虽然卢旺达坚决否认在幕后操纵M23运动发动叛乱,但是外界均认为卢旺达是M23运动的幕后主使。一方面,联合国人员在当地与前M23战斗人员的访谈中获得的信息表明卢旺达支持M23运动,甚至卢政府军与之并肩作战;另外一方面的证据来自非洲国家的认知。
随着刚东地区局势不断紧张,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区域组织和非洲国家积极介入大湖地区冲突,开展外交调解、斡旋。相关的非洲区域组织东非共同体、大湖地区国际会议等进行了各种外交斡旋和谈判。东非共同体启动了内罗毕进程(Nairobi Process),大湖地区国际会议启动了罗安达进程(Luanda Process),共同推动刚东地区局势的缓解。东非共同体指定肯尼亚前总统肯雅塔为刚东地区和平调解人,非洲联盟指定安哥拉总统洛伦索为刚果(金)和卢旺达关系协调人。其中罗安达进程实际上就是针对刚果(金)和卢旺达关系进行调解。
罗安达进程包括一系列目标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其中具体目标包括:刚果(金)与卢旺达实现关系正常化;建立地区和国家间的信任以及通过对话和政治协商解决刚东危机的最佳环境;防止侵犯领土完整以及确保遵守大湖地区国际会议国家的相关承诺;核查卢旺达和刚果(金)相互指控对方支持各自反政府武装“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同盟”、M23运动的事实;重新激活大湖地区国际会议的《刚果(金)和地区和平、安全与合作的框架协议》;推动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强化打击非法掠夺自然资源的地区机制;在内罗毕进程中确保恰当实施罗安达路线图,重建互信。
为实现上述目标,罗安达进程提出了如下具体举措:按照《内罗毕最后公报》停止敌对行为,M23运动撤出占领位置;击败卢旺达反政府武装“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同盟”及从该组织分裂出去的非法武装;创造难民重返家园的条件;重新启动打击“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同盟”的刚果(金)-卢旺达联合情报小组;各国应打击任何仇恨他国的言论;建立安哥拉官员领导的临时核查机制,核查刚果(金)、卢旺达是否支持非法武装;结束刚东地区非法武装的流窜;建立大湖地区国际会议与东非共同体执行内罗毕进程的定期协商和协调的合作机制;加快解甲归田进程,将武装集团成员遣返回其来源国家;加强对武装集团非法开采刚果(金)自然资源的打击,等等。
从罗安达进程的具体目标和举措来看,实质上反映出当前刚东地区局势的关键因素是卢旺达。罗安达进程的主要目标实质还是在调解刚果(金)和卢旺达的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非洲地区对于此次刚东地区局势紧张的看法。
04
2025年以来卢旺达/M23运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动机和目标
为什么2025年1月卢旺达与M23运动发动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动机何在?M23运动声称要进军金沙萨,是否其真实目的?目前对于卢旺达发动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刚果(金)在维护刚东地区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日益强硬,并整军备武,准备不惜用武力来实现主权与领土完整;而卢旺达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来反制刚果(金)武力解决刚东问题的企图。解决刚东地区冲突是齐塞克迪竞选总统的承诺,其上台以后一直致力于刚东地区冲突的解决和维护刚东地区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刚果(金)在矿业方面收入大大增加。因此,刚果(金)政府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的军火弹药,并聘请外国军事教官加强对军队的训练,重建刚东地区的军事指挥体系。此外,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也积极进行外交活动,孤立卢旺达。在此背景下,齐塞克迪总统在维护刚东地区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日益强硬。刚果(金)政府的整军备武也令刚东地区的刚政府军士气高昂,准备在军事部署完成的情况下不惜与卢旺达及其支持的M23运动兵戎相见来恢复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卢旺达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通过长途奔袭、分割包围,直接瓦解刚果(金)政府军事部署和刚东地区军事指挥体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卢旺达长期在刚东地区保持军事存在,军费开支成为沉重负担。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形势下行,卢旺达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而长期较高的军事开支成为卢旺达政府的财政负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9年以来,卢旺达军费开支大幅增长,军费开支常年占财政预算的4%以上。因此,卢旺达希望通过强大的军事攻击来以战促和,缓解高昂军费开支带来的财政压力。
M23运动战略目标是进军金沙萨,颠覆刚果(金)政府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M23运动及其支持者卢旺达虽然军事上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实力吞并刚果(金)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其宣称进军金沙萨不过是以战促和的姿态;其次,虽然M23运动拉拢一些刚果(金)反对派建立了“刚果河联盟”,力图掩饰自身为卢旺达控制的傀儡组织,加强自身反叛的合法性。但是刚果(金)国内外均认为卢旺达实际控制该组织。因此,即使M23运动想发动内战夺取全国政权也不可能获得刚果(就)人民的支持。
05
卢旺达为什么能击败刚果(金)?
刚果(金)国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卢旺达国土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00万。无论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说,刚果(金)均是卢旺达近百倍。小小的卢旺达为什么能够击败巨大的刚果(金)?中国的很多自媒体宣称卢旺达学习中国模式,击败刚果(金),并引以为豪,但这纯粹是吸引眼球的一种噱头。
此次卢旺达支持的M23运动长途奔袭400公里,大范围的迂回穿插、分割包围刚果(金)军队,闪击刚果(金)政府军东部军事指挥部,直接瓦解了刚东地区刚果(金)军事体系。从战术上看,确实有中国军队战术的影子。但是,这种战术是一种现代军队的军事能力,要求卢旺达军队有清晰的战略意图、强大的组织能力、严格的纪律、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以及军事协同作战能力。换言之,卢旺达军队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能力的胜利,而是现代军队对前现代军队的降维打击。笔者经常把当前卢旺达与刚果(金)的关系类比成1930年代的日本和中国。日本相比较中国也是一个小国。然而,1930年代,近代化的日本对于四分五裂的前现代的中国,有着明显的军事经济优势。
因此,卢旺达的军事胜利在于1994年卡加梅上台之后,通过励精图治,将卢旺达建设成为一个非洲本土最接近现代国家的一个国家。卢旺达政府作为一个有为政府,以新加坡模式为蓝本,建立起“技术官僚+强人政治”的混合体制。政府将全国划分为4000个基层治理单位(Umudugudu),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直接监控政策执行效率。这种垂直管理体系使得卢旺达具有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卢旺达通过重构民族历史叙事,取消民族身份,构建卢旺达统一国族,并通过政治社会化,将执政政治理念灌输给卢旺达人民。在经济上,确立数字经济立国的理念,将环保与经济发展捆绑,经济获得了较快增长。因此,卢旺达除了所谓“一党执政”不符合西方“政治正确”,其政府作为较任何其他非洲国家更接近现代国家。这是卢旺达军事胜利的根本原因。
06
刚东冲突的未来前景
作为大湖地区冲突核心的刚东地区冲突,并不仅仅是刚果(金)内政问题,更多的是地缘政治问题。刚东地区之所以成为大湖地区冲突各国地缘政治斗争的主战场,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大湖地区冲突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在于刚果(金)国家孱弱,无法对刚东地区实现有效控制,导致该地区成为大湖地区冲突各国博弈的平台。这决定了刚东地区冲突解决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解决刚东地区冲突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大湖地区冲突的核心国家刚果(金)、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四国达成政治一致,共同出兵,解决刚东地区的非法武装。这条路径不仅有利于恢复刚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有利于促成大湖地区冲突的解决。第二条路径是刚果(金)完成了现代国家建设,通过建设强大的现代国家实现对刚东地区的实际控制,剿灭刚东非法武装。这一路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刚果(金)国内建设实现刚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缺点在于如果大湖地区主要冲突国家之间未能实现政治和解,即使刚东地区实现和平与稳定,大湖地区冲突仍然会以其他形式存在。而上述两条路径中任何一条路径的实现,从中短期来看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从这个角度而言,大湖地区冲突仍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刚东地区要实现和平与稳定仍需较长时日。
当前刚东地区未来极有可能经国际社会调解通过和平谈判恢复到2021年冲突前的状态。即便如此,刚东地区冲突的根源并不可能消除。即使实现和平,在某些偶然因素刺激下,冲突再次爆发仍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