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我国矿产资源家底最新数据公布!新发现矿产地150处

   日期:2025-04-25     来源:中国矿业网    浏览:124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的资源消耗很大

3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包括自然资源概况、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灾害及防治、测绘地理信息、地质勘查、督察和执法、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在内的十个部分。本文只节选了矿业相关的重要部分。

图片

矿产资源

截至 2023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59 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表1-1   2023年底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
图片
注:2023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数据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 2020)、《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20)进行统计,其中石油、天然气 数据为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4000亿元,其中社会资金占比92%。 2024 年提供战略性矿产勘查区块创近十年来新高,推动了常规油气、铀矿、 非常规油气等资源的重大突破。同时,铜、铝、铁等大宗矿产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为制造强国奠定资源基础。锂、锆、铪、氦气、稀土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矿产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战略新兴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有力 资源保障。钨、钼、锑、萤石、石墨等我国优势矿种资源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民所有土地总面积52371.40万公顷,与2022年底基本持平。其中全民所有耕地1975.67万公顷、园地235.47万公顷、林地 11342.15万公顷、草地19637.10 万公顷、湿地2171.03万公顷、建设用地 1839.37万公顷、其他15170.61万公顷。矿产、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均为全民所有。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以及根河等5个国家重点林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太湖、海林国家重点林 区地籍调查数据建库。各地开展国家公园等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截至12月底,全国已有24个省份、616个重点区域实现登簿,覆盖自然保护地、森林、 湿地、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无居民海岛等类型。指导河北、山西、 湖北、广西等省份开展取水权登记,共颁发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100本。


矿业权登记

截至2024年底,全国现有探矿权12646个,登记面积265.91万平方千米, 同比分别增长3.9%和1.1%。全年新立探矿权567个,同比增长23.5%,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取得的探矿权新立登记525个,同比增长43.1%,占探矿权新立总量的92.6%。

截至2024年底,全国现有采矿权30391个,登记面积35.18万平方千米, 同比分别下降0.4%和增长6.0%。全年新立采矿权1261个,同比下降8.4%,其中,除探矿权转采矿权331个外,其余930个采矿权均为以“招拍挂”方式新立。

图片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实施“增存挂钩”机制,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推动城乡发 展方式从主要依赖新增向盘活存量转变。2024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 面积(简称“地耗”)稳步下降;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率稳步提升, 批准范围内的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均超过90%。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引领,截至2024年底,累计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258个, 其中土地资源类183个,矿产类57个,海洋类18个。

印发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办法(试行)》,制定发布在产 矿山所涉及的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发布实施《绿色矿山评价通则》国家标准,强化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截至2024年底,共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063家省级绿色矿山超3753家 严格海域海岛和岸线用途管制,对无居民海岛以保护为主,除国家重大项目 外,严禁新增围填海。大力推进历史遗留围填海处理,2024年利用历史遗留围填 海5116.53公顷。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 指导沿海地方积极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政策实施,推动海域利用进入“精细化时代”。


矿山生态修复 

推动在新《矿产资源法》中设立矿区生态修复专章,建立全面系统的矿区生 态修复制度。印发《关于严守土石料利用政策底线…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措施的通知》。发布《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等4项专门针对生产 矿山生态修复的国家标准。 “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修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面积超33.33万公顷。2024年,新增支持20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预计修复治理面积2.62万公顷;指导相关省份扎实推进已部署的三批49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完成治理面积3.93万公顷完成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全面摸清全国采矿损毁土地现状和底数奠定基础。


地质勘查投入 

2024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121.01亿元。中央财政82.08亿元,地方 财政99.91亿元,社会资金939.02亿元。其中投向非油气矿产勘查139.17亿元, 包括中央财政23.16亿元,地方财政51.92亿元,社会资金64.09亿元。投向基础地质调查26.56亿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64.93亿元, 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20.82亿元,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1.80亿元。 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中型103处

图片

地质调查进展

2024 年,全年完成重点成矿区带1:5万区域地质调查1.4万平方千米,编 制完成15个重点成矿区带1:25万地质图及数据库,编制形成全国26个重点成矿区带1:25万航磁基础图件,编制了喜马拉雅、冈底斯等4个重点成矿区带39个元素地球化学图;完成33套地质志书及系列图件编撰与出版。 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2.7万平方千米,高效运维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 开展重点生态区1:25万生态地质调查5.5万平方千米,完成陆域生态分区特征 评价。细化评价吐哈盆地等地区碳封存潜力,完成黄河三角洲压缩气体地质储能 先导性实验。完成重大水电工程核准阶段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深化天津、武汉等7个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与区划试点,支撑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风险防控治理。 

矿产勘查进展 

能源矿产方面,新发现1个亿吨级油田4个千亿方级气田蒙陕煤层气田新增探明储量1300亿立方米,是国内外首个气藏埋深超过3000米的煤层气田。 甘肃泾川发现特大型铀矿。 山东齐河—禹城地区已成为亿吨级富铁矿勘查开发基地。西藏巨龙新增铜资源量1978万吨,多龙新增铜资源量417万吨河南新安陆家岭矿区新增铝土矿资源量2458万吨,山西交口李家山矿区新增铝土矿资源量2124万吨。西藏扎龙矿区新增金资源量159吨,黑龙江铜山铜矿新增金资源量55吨,山东招远滕家矿区新增金资源量53吨。湖南临武鸡脚山矿区新增锂资源量131万吨。海南文昌昌洒地区新增锆英石资源量8.52万吨,铪金属1141吨。山东郗山矿区新增稀土资源量102万吨

国际合作 

国家领导人见证自然资源部与塞尔维亚、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等多国地矿、海洋、测绘领域合作协议。积极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主场外交活动,中非地学、海洋、卫星遥感等合作中心纳入论坛《北京行动计划》。多项合作建议列 入两国联合声明或政府间合作成果清单。

哈萨克斯坦、马尔代夫、德国等国开展地质调查、海洋科技、国土空间治理、 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务实合作项目。

成功举办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促成签约总金额近60亿元。


 
标签: 资源 中国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专家列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