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瓦格纳彻底离开非洲?

   日期:2025-07-29     来源:非洲研究小组    浏览:119    评论:0    
核心提示:俄罗斯的战略性退却,败势已定

俄新社报道,俄罗斯私营军事承包商瓦格纳集团6月初宣布已经结束在马里的主要任务,即将返回俄罗斯。6月9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尽管瓦格纳集团从马里撤出,但莫斯科将继续发展和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包括安全和国防以及经济和投资领域。瓦格纳撤军动向使外界对于俄罗斯在非洲的战略存在和非洲地缘政治“洗牌”高度关注。

在非洲的触角一度持续扩大

20世纪之初,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军事安全供应的私有化趋势,俄私营军事公司不断涌现。2014年,瓦格纳集团正式创建(前身为2005年成立于俄西南部城市奥廖尔的私人安保公司“反恐—奥廖尔”),创始人是俄军事情报局格鲁乌的退役军官乌特金,而背后真正的领导者则是俄餐饮业寡头普里戈任。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集团是作为一个准军事组织存在的,这种运作方式不完全符合传统国家有关军事力量的法律和规范,也不完全符合私人军事公司的商业模式。这种“灰色”身份使得瓦格纳集团在多个层面上规避了俄罗斯及国际法律的约束,导致其运作模式也极为特殊。

自2017年左右以来,瓦格纳为非洲的中非共和国、苏丹、利比亚、马里、尼日尔和莫桑比克等多个国家提供军事支持和安全服务。当时,瓦格纳受邀进入中非共和国为当地钻石采矿业提供安保服务。据媒体报道,中非共和国授予了瓦格纳下属子公司一个面积约18万公顷矿产地区的开采权。2020年以后,马里政局动荡,尤其是2021年5月第二次军事政变后,马里遭到法国和西共体制裁,其与西非地区的贸易和资金往来被切断。在此形势下,马里政府请求瓦格纳协助其反恐。此后,瓦格纳便一直在马里协助政府军打击包括极端组织和图阿雷格武装组织在内的反叛运动。后来,马里当局对法国驻军下“逐客令”,俄罗斯在此的影响力逐渐上升。

瓦格纳通过介入政局、利用反殖民叙事和提供军事替代方案三管齐下,系统瓦解法国等西方国家在相关国家的主导地位。比如,瓦格纳通过旗下传媒公司(如中非的Lobaye Invest)制作《游客》等电影,将法国描绘为“持续掠夺非洲资源的殖民者”。瓦格纳还在社交媒体发起“法国离开非洲”等话题,掀起当地民众的反法情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街头出现示威者焚烧法国国旗同时高举普京画像的场景,显示其信息战、舆论战方面的成效。

瓦格纳集团主要通过获取关键矿产开采权作为其安全服务的“对价”。比如,2018年瓦格纳进入苏丹,为该国政府军提供训练服务,从而获得该国黄金的开采权。2021年与马里军政府签订安全协议后,瓦格纳集团获得马里国有黄金企业Marinagold 78%的股份。2023年尼日尔政变后,瓦格纳集团迅速与军政府接触,在达成一系列军事安全支持和服务协议后,其寻求获得法国核能巨头欧安诺持有的伊姆拉伦铀矿开采权。相关信息显示,仅2022年瓦格纳集团通过参与中非、苏丹的黄金交易就获得超过10亿美元流动资金。

2023年兵变失败的普里戈任与核心指挥官乌特金在坠机事故中身亡,成为瓦格纳命运的转折点。根据俄官方和媒体消息,俄罗斯对瓦格纳集团的非洲业务进行了系统性重组:一部分人被编入国民警卫队“志愿者编队”,这些人员被限制于培训和非战斗任务,禁止直接作战;一部分人分流至白俄罗斯或非洲,分流至白俄罗斯的瓦格纳余部大部分加入该国私人军事公司Gard Service,分流至非洲的成立国防部直属的“非洲军团”,由俄罗斯副防长尤努斯克·叶夫库罗夫监管,聚焦于低风险维和任务;原瓦格纳集团控制的矿产资源开采权移交俄国有企业。大约有1500~2000人仍由普里戈任之子帕维尔控制,但被限定在中非执行小规模安保任务。2024年,俄《私人军事公司法案》要求新注册私营军事公司为国防部附属单位,禁止独立涉外作战,人员纳入服役考核。

另外,西方系统性围堵使瓦格纳的“灰色”商业模式难以为继。法国将瓦格纳列为“恐怖组织”并冻结其资产;美国财政部制裁中非共和国黄金交易商;欧盟将瓦格纳关联的航运公司列入黑名单,阻断其矿产海运通道。

2023年7月17日,瓦格纳集团数百名人员抵达中非首都班吉,在该国公投之际帮助维护安全

俄罗斯非洲战略的重构

近年来,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及非洲地缘政治面临“洗牌”的形势下,俄罗斯加快“重返非洲”的步伐。2019年,俄举办了首届俄罗斯—非洲峰会。2023年7月,尽管俄罗斯面临战事及西方制裁和封锁压力,仍有17位非洲国家元首出席了第二届俄非峰会,并与俄签署了多项协议。莫斯科还承诺取消一些非洲国家的债务。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网站2024年5月刊载的《在非洲:俄罗斯崛起还是美国衰落》文章指出,虽然从经贸关系来看,克里姆林宫在非洲仍是一个小角色,但它与非洲大陆保持着牢固的国防和安全关系,包括武器销售、联合军事训练项目和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的活动。俄罗斯是非洲的主要武器来源方,俄制武器供应占2018年至2022年非洲主要武器系统进口的40%。

随着瓦格纳命运的变化,俄罗斯在非洲重构三层级军事存在体系,以实现成本压缩与风险管控:第一,“非洲军团”核心化。“非洲军团”作为国防部直属部队,重点部署在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国,聚焦培训政府军、保护铀矿运输线、据点防御等非战斗任务。第二,嵌入式顾问网络。俄军总参情报局现役军官以教官身份嵌入非洲国家指挥部,实现“隐形存在”。第三,国民警卫队协防。收编的瓦格纳成员(约3500人)以“志愿者编队”名义负责矿区安保,无自主行动权。

在非洲资源方面,俄也加速“去瓦格纳化”进程:在马里推行“资源与基建置换”模式,通过建设黄金精炼厂,换取金矿开采权;承诺提供小型核电站技术,换取在尼日尔铀矿供应链中的参与和存在;解散一批瓦格纳集团空壳公司,由俄外贸银行非洲分行处理贸易结算;黄金贸易以“政府间易货贸易”名义开展,用俄制武器抵扣矿业款项,规避美元清算。

在西方制裁围堵与乌克兰危机的双重压力下,非洲成为俄罗斯突破战略困局的关键支点。未来俄罗斯在非洲存在将取决于两大变量:乌克兰战场的消耗深度决定其资源投放能力;非洲民众对“去殖民化”叙事的认同度影响亲俄政权稳定性。在多方力量竞逐的非洲大陆上,俄罗斯以带有其自身特点的方式参与博弈。而非洲国家的“再觉醒”,或将成为这场博弈的最大变数。


 
标签: 俄罗斯 败势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专家列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