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未来世界格局的关键领域博弈,已被特朗普政府搅动起来。一场针对中国的围剿之战正以难以令人觉察的方式、在明暗两条线快速铺展开来。
正文
在川普重返白宫之后,世界主流媒体普遍认为特朗普实行的政策是战略收缩。然而从现实情况观察,特朗普不但不会实现战略收缩,反而会更加积极地推进扩张政策,其主要聚焦点就是针对中国。
中国的快速崛起已经在事实上触动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由此让美国能够跨界达成将中国作为头号战略对手之共识。
因此不管是特朗普叫嚷着要斡旋调停俄乌冲突,还是采用极端手段制止伊以军事冲突的蔓延,其最大的目的,都是为了集中精力和优势兵力,重点布局西太地区,围剿中国。
对南亚政治地缘改写的企图、对东盟采取分化并各个击破、瓦解之策略,都是川普政府对中国实行包围攻势的计划环节。
即便是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特朗普刻意挑起的全球关税大战,主要目标也是针对中国。
就在其凭空造牌、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开展所谓对等关税谈判之际,不断地以关税的升降作为诱饵,迫使他国在中美之间进行选边,企图以讹诈加引诱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盟友”,彻底弱化中国在国际贸易链及产业供应链中的地位,实现孤立中国进而击败中国的目的。
特朗普邀请加蓬、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五国领导人于 2025 年 7 月 9 日举行白宫峰会,标志着美国对非政策的显著转向。
特朗普政府继续在战略矿产资源争夺布局方面,从西非五国入手,试图借此撬动非洲的战略矿产资源进入美国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同时排挤、削弱中国传统影响力,与中国在非洲展开战略矿产资源的争夺博弈。
此次白宫峰会不仅凸显美国在非洲的战略诉求,也将对非洲发展及大国竞争格局产生多重影响。
本文将从美国在非洲的切入方式角度分析中美即将展开的战略矿产资源争夺、引发的效应及趋势预测。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开始在西非五国布局的核心战略诉求。
其一,确保美国关键战略矿产供应链安全,直至垄断。
上述西非五国均拥有丰富的战略矿产资源:加蓬的锰、铁矿石;毛里塔尼亚的稀土、锂、铀:利比里亚的黄金、钻石;塞内加尔和几内亚比绍的石油、钴。
这些资源是半导体、新能源和军工产业的命脉。其中,加蓬作为全球第二大锰生产国,其资源对美国钢铁产业至关重要。
特朗普既要减少在稀土、锂、钴等关键战略矿产方面对中国的依赖,又要阻断中国在上述地区获取上述关键战略矿产资源的权利和路径。
其二,削弱中国在非洲的综合影响力。
特朗普在峰会上抛出美国与上述国家开展合作的模式:将改变旧有模式,即由“援助转向贸易”方式,强调贸易方式更具可持续性。
同时,为实现其贸易模式抛出两大“诱饵”:“美国对非洲的待遇比中国更好”;以承诺不对五国征收所谓将于 8 月 1 日生效的“对等关税”、即“关税豁免”为筹码,换取矿产开采权和投资准入。
显然,“关税豁免” 是特朗普政府凭空制造的一张牌,毫无道理可言。但是在承压美国单边霸凌方面,上述西非五国是没有办法抵抗的。
特朗普政府试图重塑美非关系框架的破局之路——改援助为投资。 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等于终结了“慈善式援助”。投资模式之下的所谓互利贸易,就是强调买卖交易关系;投资模式的推行旨在为美国企业争取资源开采权,获得第一手原矿资源。
例如,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资助加蓬钾肥矿项目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此举挑战中国通过基建投资和关税减免建立的经贸合作网络意味明显!
其三,用安全捆绑手段改变非洲国家政治立场。
特朗普政府要求非洲国家配合接收被美国驱逐的非法移民,并签署“安全第三国协议”。此举将造成非洲变成美国政治延伸带的事实。
另一方面,美国欲推行的非洲战略对非洲及国际格局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其一,非洲国家势必出现重新选择的窗口,机遇与风险并存。
美国以世界霸主身份强势介入非洲矿产原石市场,自然与在此布局的中国等原有矿产开发企业形成竞争关系。如果是正常的竞争模式,非洲国家可以在比较条件后轻松决定,而且大国资源竞争客观上有利于非洲获得最优条件。
然而,特朗普政府不按规则出牌的“交易”式外交方式,必定迫使非洲国家选边站队。这种不正常的竞争将削弱非洲国家战略自主性。
因此,对于非洲国家而言,他们将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进行衡量,或观望、或“抱团”后作出选择。
若只考虑短期利益,五国获得美国此轮关税免加承诺和潜在投资,能够短时期内改善五国经济状况。
若长期利益出发,非洲国家将面临双重挑战:
一是美国的开采贸易模式与非洲希望“资源本地化加工”、反对纯原材料出口的产业目标相违背。
二是若按照美国的要求,将中资等其他矿产企业排挤出局,美国的投资要求和附加条件必定愈加收紧,从而损害非洲国家的根本利益。
美国的信誉就摆在那儿,殷鉴不远。因此,美资的加入看似难得的机遇,但长期的潜在风险却无法忽视。因此,如何选择对非洲领导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虽然加蓬总统提醒美国:“若美国不投资,其他国家将填补空白”。但是这是需要时间检验的一种结果,不是仅仅靠初始投资就能预见后果的游戏。
其二,美国或将推行军事安全与矿产供应链及政治安全绑定模式,重塑非洲政治地缘格局。
美国可通过拓展海外军事基地模式,进一步绑定具有地缘要塞的非洲国家,使非洲逐渐沦为大国博弈的代理人。
或者以美国武器换购矿产资源,将多种重要议题绑定在一起,逐渐渗透、“颜色”非洲国家。
例如,加蓬除拥有锰和铀等战略矿产以及石油外,其位于几内亚湾沿岸的战略要地拥有约 800 公里长的海岸线,是美国可以设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潜在理想地点。
其三,非洲政治地缘的改变,将引起全球战略格局的改变。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主打亚非拉战场及打通亚欧非陆权通道。
美国除了利用欧洲传统势力地盘及印度等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发起破坏和阻击战之外,现在又将阻击战扩展到非洲。
因此,以政治结盟及关键战略矿产资源的争夺为切入点的中美博弈,必定改变非洲政治地缘格局,从而传导至全球,引发政治地缘格局加速改变。
最后,概括地阐述一下中美在非洲竞争趋势。
其一,美国具有三大劣势。
一是美国政策的可持续性及信誉度存疑。
美国政策受四年一度总统选举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变数。因此其投资行为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美国的投资模式与中国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劣势。
相较于美国将非洲视为纯资源地的模式,中国的开采+基建+本地加工全产业链合作模式更契合非洲的长远发展战略。
三是在非洲中资企业的信誉度和中国政府的稳定性及政策统一性均远超美国。
截至目前,美国对除几内亚比绍外的其他四国仍被考虑纳入特朗普的旅行禁令名单。这种旅行禁令具有明显的歧视性,与美国对上述四国的政治要求及投资政策均存在一定的矛盾。
而且,美国已经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停止了对非洲公共卫生系统的援助,威胁到了非洲公共卫生安全。
“美国优先”政策也影响到了非洲,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冲击着非洲大陆脆弱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令非洲某些官员非常担心。
另外,一些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与政治倾向与美国存在分歧。
例如,毛里塔尼亚与以色列于 2009 年 3 月 6 日暂停外交关系,2010 年 3 月 21 日正式断交。
上述劣势凸显了美国对非洲战略的功利性,必定引发非洲对美国长期承诺的疑虑。
其二,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和外交政策一以贯之,影响力越来越大。
新中国建立后不久,中国就对非洲开始进行援助、援建,多年来从未中断;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近年来在非洲的投资越来越多,对非洲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
中国近期免除了非洲多国进口关税;加蓬已与中国签署 43 亿美元投资协议;几内亚比绍唯一的高速公路由中国援建……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非洲五国可以利用窗口机会,展现多方博弈智慧,在争取美国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继续保持与中国及其他伙伴的合作关系。这种策略会让美国有所忌惮而不敢轻易改变投资协议约定。
同时,美国政治投机和交易讹诈的惯性使然,其必定不会对非洲国家提供系统性发展支持!因此,按照特朗普政府画的大饼和资源攫取型投资,美国难以真正超越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结语
特朗普的非洲战略以资源控制和遏制中国为核心,试图以“贸易替代援助”重塑美非关系。然而,其政策的矛盾、对中国产业链优势的低估、以及对非洲国家坚持资源产业链条本土化诉求的漠视,均成为美国在非洲扩张影响力的障碍。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美国除了沿袭传统的对中国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及金融领域实行封锁制裁或限制发展政策之外,又将博弈的战场扩大到了国际航运黄金海道的控制权之争、国际贸易格局主导权之争、关键战略矿产资源储备之争以及政治联盟之争。
表明美国对中国发动的是一场全方位、无死角的封控式、围剿式的战争!凸显了美国彻底扼杀中国、稳固其霸权地位的战略野心。值得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