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被国际社会忽视的乍得,正逐渐成为全球大国争夺战略影响力的战场,其谨慎的平衡策略,将深刻影响撒哈拉-萨赫勒地区的稳定格局。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个中非地区的国家依然是个谜。正如英国《每日快报》今年2月所言:“这是非洲第五大国家,你却几乎从未在新闻中看到过。”然而,随着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乍得可能很快将被推向聚光灯下。自2023年以来,总统穆罕默德·代比·伊特诺(Mahamat Déby Itno,小代比)逐步调整了其父辈长期奉行的亲西方政策,转而主动向阿联酋、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靠拢。
全球大国日益认识到乍得的战略价值,使其成为各方角力的舞台。小代比总统周旋于寻求自治、安全伙伴关系与经济协议之间,但这种平衡术充满风险。例如,苏丹武装部队(SAF)已公开指责乍得协助阿联酋,通过其领土向苏丹内战中的对手快速支援部队(RSF)转运武器。
随着难民持续涌入和边境极端暴力蔓延,乍得与外部力量建立的伙伴关系,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可能左右整个中非地区的稳定态势。
2025年1月在乍得边境城镇阿德雷(Adre)的苏丹难民(图源:wikimedia)
01 经由乍得的武器运输走廊
公开来源信息及联合国调查人员描绘出清晰图景:阿联酋通过乍得建立了一条“新的区域性空中桥梁”,向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提供武器。
自苏丹内战爆发以来,已有数十架与阿联酋相关的伊尔-76货机降落在乍得阿姆贾拉斯机场(Amdjarass,靠近达尔富尔)和恩贾梅纳(N’Djamena)机场。联合国专家报告称,这些航班运载了无人机、导弹和弹药,最终目的地是快速支援部队。尽管乍得与阿联酋坚称所运输的是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但苏丹武装部队对此并不认同,并公开威胁乍得作为回应。
2025年3月,苏丹武装部队副指挥官亚西尔·阿塔中将(Yasir al-Atta)公开宣称,乍得的阿姆贾拉斯和恩贾梅纳机场已成为合法军事目标,指责乍得协助阿联酋支持的无人机袭击达尔富尔。乍得方面坚决否认参与任何袭击,并称阿塔的声明无异于“战争宣言”。这些指控凸显了苏丹方面认为乍得在其内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02 阿联酋与乍得关系的深化
军事合作与不断扩大的经济、外交联系同步推进。2025年5月,乍得与阿联酋(通过其国有的阿提哈德铁路公司Etihad Rail)就规划已久的乍得-喀麦隆铁路项目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谅解备忘录。这条通往大西洋的多式联运走廊,旨在将内陆国乍得的资源与全球市场相连。
高层访问凸显了这种合作:2024年11月,阿联酋国务部长沙赫布图·本·纳伊扬(Shakhboot bin Nahyan)访问乍得,“重申在基础设施、贸易、能源等关键领域扩大合作”,阿联酋的发展资金预计将随之流入。乍得的新国家计划“乍得连接2030”(Chad Connection 2030)甚至在阿布扎比启动,目标是筹集300亿美元发展投资,阿联酋预计将参与石油、采矿和建筑等多个领域的项目投标。
03 乍得与俄罗斯的平衡互动
除了海湾国家,乍得也向俄罗斯重新敞开大门。2024年1月,小代比总统访问莫斯科并与普京会晤,普京赞扬了乍得的努力,并谈及扩大教育交流。2024年6月,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恩贾梅纳结束其非洲之行,他向小代比保证,与俄罗斯的友谊“不会影响”乍得与传统盟友法国的关系。
此举并非偶然:俄罗斯意图削弱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而乍得似乎对寻找法国之外的新安全伙伴持开放态度。同时,乍得的地理位置对俄罗斯战略意义上升。随着俄军事人员及瓦格纳相关人员在利比亚东南部(毗邻乍得北部边境)巩固存在并确保进入托布鲁克港(Tobruk),一条穿过乍得的陆地走廊可为俄罗斯提供从地中海向萨赫勒西部腹地投送力量的通道。
然而,乍得向俄罗斯的靠拢存在明确限度。2024年底,乍得在恩贾梅纳机场拘留了一批俄罗斯及白俄罗斯人(包括知名瓦格纳相关操作员马克西姆·舒加利Maxim Shugaley)。所有被拘留者后被悄悄释放回俄罗斯,乍得坚称逮捕合法但未提供官方解释。更引人注目的是,2025年3月,乍得以涉嫌为瓦格纳从事间谍活动为由监禁了3名当地记者。
这些行动释放出明确信号:乍得希望获得俄罗斯的援助,但不愿瓦格纳势力在国内扎根。小代比总统亦向法国和美国表示,他意图建立一支“更自主”的军队,废除西方传统军事基地,但同时邀请西方培训人员在新条件下返回。简言之,乍得试图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寻求“平衡”。
乍得东北部沙漠中心的Guelta d’Archeï绿洲(图源:wikimedia)
04 土耳其的战略介入
土耳其正迅速扩大在乍得的军事存在,以填补法国于2024年底撤军后留下的真空。2025年1月,土耳其达成协议,控制了位于乍得东部的阿贝歇(Abéché)军事基地——此处曾是法国的反恐中心。土方还向靠近利比亚边境的法亚-拉若(Faya-Largeau)基地部署了无人机和军事顾问,增强了乍得在动荡边境地区的监视与防御能力。
通过提供本国生产的Bayraktar无人机等先进装备并为乍得部队提供培训,土耳其似乎正投入资源以提升乍得的安全能力。此举很可能是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扩大区域安全存在并保护其在利比亚的利益。
05 不容忽视的角色:中国
2025年4月,乍得宣布从阿联酋接收了中国的FK-2000移动防空系统。这次前所未有的交付——两套配备导弹和弹药的卡车载防空系统——标志着中国影响力的增长。乍得称此批物资依据2023年阿联酋-乍得军事协议交付,阿联酋消息人士证实移动防空系统购自中国并经阿布扎比空运。
通过代理渠道进行武器转让,中国或希望获得战略准入,同时避免双边军事协议带来的高调关注。这种模式也为后续合作(如培训、维护、升级)创造了机会,使乍得在军事体系上与中国绑定更紧。对中国而言,这代表了其首次在中非地区建立直接(尽管通过中间人)的军事存在。
06 值得关注的关键动向
乍得作为连接海湾与萨赫勒地带的新纽带,局势高度紧张且动态演变。以下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1. 苏丹-乍得边境:任何在乍得一侧的敌对事件(如无人机袭击、武装渗透、炮击平民)都可能迅速升级。苏丹军方已威胁过阿姆贾拉斯和恩贾梅纳机场,若将其威胁付诸行动,可能将乍得正式拖入战争。
2. 经济协议:与阿联酋相关的对乍得石油、矿产或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增长。炼油厂或采矿协议将使乍得经济更深度与阿联酋绑定。
3. 地区战略动向:关注乍得与俄罗斯及萨赫勒国家联盟(AES)的互动。若乍得放弃平衡策略倒向莫斯科,可能导致其与亲俄、反西方的AES合作甚至加入AES。
4. 土耳其的军事存在:土耳其对阿贝歇基地的控制及装备转移可能预示其长期安全存在。土方可能深化安全合作以换取政治经济利益。
5. 中国的切入点:通过阿联酋交付武器可能开启中国在乍得低调战略扩张的新阶段。后续可能有军事物资转让、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随着大国在撒哈拉-萨赫勒地区争夺影响力,乍得已从地缘政治的边缘跃升为关键战场。周旋于阿联酋、俄罗斯、土耳其、中国等多方之间,其平衡策略既带来机遇,也蕴含巨大风险。
乍得的选择及其伙伴的后续行动,不仅将决定本国前途,更将塑造从地中海沿岸到中非腹地的广阔区域的稳定格局。这个长期被忽视的国家,正站在决定区域命运的历史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