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非洲经验第一条——森大在做的生意不要做

   日期:2025-11-18     来源:非洲研究小组    作者:聂少锐    浏览:243    评论:0    
核心提示:小聂说非洲

非洲经验第一条——森大在做的生意不要做

作者:聂少锐

来源:小聂说非洲

在非洲混久了的人都知道一句“潜规则”—想发财没问题,但千万别跟森大抢饭吃。

这不是气话,也不是抱怨,而是血淋淋的非洲商业经验。一句话总结:森大在做的生意,不要做。这几天,森大旗下的softcare尿不湿在港上市,被称为非洲快销第一股,引爆了网络,我几乎是看着这个品牌成长起来的,所以深有感触。

读者好奇我的经历,我是2011年校园招聘来了肯尼亚,做销售管理,第二年公司就发展了尿不湿业务,那时候做贸易从0个柜到每个月15条大柜用了还不到一年时间,从福建发货,我们几乎和森大的softcare品牌同时进入市场,当时大家的思路就是先打开市场,有一定市场份额后就办厂,上生产线,老板本来也是这样的计划,大概打了两三年市场,森大的品牌迅速占了主导地位,价格一降再降,我们的品牌也有一定市场,正当老板准备启动工厂时,听说森大也要建尿不湿厂,老板果断选择了放弃,他是老非洲了,那时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他觉得跟森大同时建厂,后来肯定是价格战,而我们无论如何是干不过森大的,没多久,老板连品牌都卖给了别人,从此再没做过尿不湿了,当年我对老板的决定不理解,我觉得至少得拼一拼吧,不一定干不过森大。

后来我自己做了几年生意,慢慢理解前老板的想法,2023年我从坦桑尼亚回肯尼亚,没有事情可做,我心里一直有个日用品情节,因为是做日用品出身的,所以觉得可以做一个品牌出来,经过市场调查,决定做洗衣粉,那时森大的洗衣粉从坦桑运到肯尼亚,他们在坦桑有大型母粉厂,即使从坦桑运过来,森大洗衣粉依然占领了肯尼亚市场,我当时想,你占70% 市场,我一小公司,只占10%就够了呀,肯尼亚总共也就十几个洗衣粉牌子,印度人的极联合利华这些大公司都是瞄准肯尼亚中高端市场,多走超市,我们就瞄准批发商,因为我手里有肯尼亚批发商资源,自认为还是能占一点市场。具体过程我就不写了,反正输得很惨,产品原材料干不过,价格干不过,账期干不过,总之被森大全面碾压。森大甚至引入客户KPI奖励模式,把中国那一套引入非洲,我们这种小卡拉米实在难以生存。

森大是谁?在非洲,提起森大,不管你在尼日利亚、加纳、乌干达、莫桑比克,还是肯尼亚,几乎没人不知道这个名字。它像一棵从中国延伸到非洲大陆的巨树,根扎得深,枝叶繁茂。从最早的木材、家具、建材,到后来的家居、日用品、五金、灯具……森大几乎覆盖了非洲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还做过两年清关公司,那是15年左右,去跟森大谈过清关业务,那时他们陶瓷厂还没有建,一个月仅从中国来的瓷砖都有200多条货柜,已经是肯尼亚的建材一哥。那时他们的销售渠道就已经遍布肯尼亚了。自2004年进入非洲以来,自加纳开始,森大这一套销售模式很快几乎铺满非洲国家,最近几年延伸到拉丁美洲,公司简介上写有国内外员工15000多人,成了名副其实的跨国大集团公司。

非洲商圈有句玩笑:“只要有森大的地方,连蚊子叮的血都是分销渠道。”这句话听着夸张,但一点不假。森大的力量,不在于它卖什么,而在于它能同时控制供应链、价格、渠道和舆论。这在非洲,是一种“生态垄断”。

森大团队庞大体现从码头到门店,是一条龙的战争机器,森大的团队在非洲,是标准的集团化作战。他们有自己的清关团队、自己的运输车队、自己的仓库、自己的门店,甚至自己的维修工人和广告印刷厂。

别人做生意靠天吃饭,他们做生意靠系统运转。你还在为集装箱被海关卡住发愁时,森大的货已经进了仓;你还在研究非洲客户的口味时,他们已经在TikTok和当地电视上打出广告;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涨价,他们已经收购了你的上游供应商。这不是竞争,这是降维打击。

他们有恐怖的营销能力:让“非洲制造”看起来像“世界品牌”,森大的营销团队,是非洲中资企业里最懂“本地化”的那一批人。他们请当地明星代言,会搞音乐节、体育赞助,还会在社交媒体上用斯瓦希里语拍短剧,讲“非洲家庭故事”。非洲人一边笑着看,一边记住了品牌。当别人还在为品牌名取个洋气的拼音时,森大的广告已经贴满了城郊高速路口。他们懂非洲的节奏: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做一代人的记忆。你卖建材,他搞装修;你卖家具,他搞家居连锁;你卖水泥,他直接承包建筑项目。他们不怕竞争,只怕你不够大。

森大有国内实力,背后是一座看不见的金山,很多人不知道,森大背后不是一个普通的外贸商,而是一整套在中国本土早已成功的资本运作体系。他们在国内有多个品牌上市,资金雄厚、渠道成熟。非洲市场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布局的一环。

这就意味着——你在非洲拼命为一台货柜的运费发愁,他们在中国用一场股东大会解决了融资问题。你在算成本,他们在收并购。你在招代理,他们在签政府协议。森大玩的是资本的逻辑,而不是贸易的逻辑。你以为自己在和他们做生意,其实你只是进入了他们的生态圈。

小聂的经验:避开他们的河道,去开自己的井。有人说,那是不是森大做的我们都没得混了?也不至于。非洲太大了,市场比想象中还宽。但你要记住一句话——不要跟巨人比力量,要跟他们错位生存。森大做的是标准化、规模化,那你就做差异化、定制化;他们做快,你就做深;他们卖大众,你就抓高端;他们盯城市,你就下乡。非洲的机会不在于复制,而在于创新。你永远打不过他们的规模,但你可以赢在人情、服务和灵活度。小聂在非洲这些年见过太多案例:有人模仿森大,三个月就被挤死;也有人换了思路,专做森大不碰的小众领域,如高端家装、环保建材、细分电子产品——反而稳稳赚钱。

学会尊重巨人,也要学会绕开巨人。森大,是非洲中资商业的传奇,也是许多人不得不承认的“天花板”。他们代表着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力量、效率与扩张,也让后来者清醒地看到:非洲,不再是机会随手可捡的地方。在这片热土上,做生意的第一课不是赚钱,而是认清格局。学会避开巨人的影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毕竟,在非洲,不被森大碾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也可能,对于我来说森大无比庞大,毕竟我的实力太差,也可能,他们只是来非洲够早,机会正好,风口也正好,而我这个小喽啰总是正好撞到他们枪口上。也可能如朋友所言“传音这样的非洲地头蛇之所以能做大,是因为国内真正的巨头还没有看上非洲,等小米这些来了,他们估计就不行了”,


 
标签: #非洲#生意经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入群交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