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土耳其新非洲战略的演变、发展和创新
作者:王业昊、王俊松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01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耳其逐步调整基于凯末尔主义的“西向战略”,转而推行面向中亚、中东、西亚和非洲的“向东看”政策。1998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通过《非洲行动计划》,首次将非洲定位为“战略合作伙伴”,这标志着土耳其非洲战略的正式启动。21世纪初正义与发展党(AKP)执政后,土耳其持续深化非洲战略,现已成为非洲事务的重要参与方,通过多领域合作不断提升在非影响力。
土耳其的非洲战略既区别于法英等带有殖民历史色彩的域外国家,也不同于伊朗、美国和沙特等国的策略。该国构建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维影响力传播体系,形成以政治支持、军事援助、经济投资和文化传播为特点的复合模式:一方面,通过历史叙事重构“非洲-土耳其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另一方面,借助经济合作向军事、安全、政治、文化等领域“外溢”。这种双轮驱动模式为土耳其赢得了更灵活的战略空间,有效拓展了在非利益。本文将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维度对土耳其对非战略进行系统梳理。
02 政治外交层面的全方位扩张
土耳其非洲战略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多维合作提升其在非洲的影响力,涵盖外交、经济、安全、人道主义援助和文化等领域。这一战略以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历史文化联系为基础,吸引了许多寻求多元化合作伙伴的非洲国家,同时也反映了土耳其外交重心的转变及其在全球事务中提升地位的雄心。近年来,随着土耳其国家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外交布局的拓展,土耳其在非洲战略上逐步摆脱传统的边缘外交角色,转向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度介入。
1998年,时任土耳其外交部长伊斯梅尔·杰姆(Ismail Cem)提出应大力发展对非关系,并推出《非洲行动计划》,该计划成为世纪之交土耳其对非外交的指导方针。2005年,土耳其政府宣布当年为“非洲年”,开始扩大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外交联系,使土非关系不再局限于北非地区。
在外交层面,土耳其在高层互访、区域对话及“双轨外交”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05年,土耳其成为非盟观察员国,并于2008年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年,土耳其举办首届土耳其-非洲合作峰会,为该国与非洲国家拓展合作渠道奠定基础。截至2024年,已有38个非洲国家在土耳其设立使领馆,较2008年(10个)大幅增加,反映出双方外交关系的深化。
当前,土耳其与非洲国家高层互访频繁,并与部分国家领导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这也是土耳其在非外交攻势的重要特点。自2003年以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对31个非洲国家进行正式访问,土耳其在非使领馆数量也从2002年的12个增至2024年的44个。此外,土耳其持续培养非洲外交人才,进一步扩大其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力。
在“双轨”外交深入发展的当代,土耳其日益重视软实力在外交战略中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宗教交流、人道主义援助和文化传播等手段拓展地区影响力,将软实力建设与文化外交提升至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借助“双轨外交”机制,土耳其实现了对非关系的深层次重构。这一战略范式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模式,构建起以文化认同为根基、多维度渗透为路径、长效影响力塑造为目标的新型战略体系。
具体而言,土耳其通过四大战略支点构建起立体化的对非外交网络:
其一,教育体系的文化植入。土耳其通过教育体系的文化植入战略,将教育合作打造为其对非文化外交的核心支柱。该国主要依托马里夫基金会(Maarif Foundation)和尤努斯·埃姆雷研究所(Yunus Emre Institute)两大机构开展系统性教育合作:前者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在非洲25个国家设立191所教育机构,累计为超过2万名非洲青年提供包含土耳其语言文化课程的教育服务,并资助其中1000名优秀学生赴土深造;后者则通过文化中心网络推广土耳其语言文化教学。此外,土耳其通过海外土耳其人及相关社区主席团(YTB)实施奖学金计划,2012-2021年间共向54个非洲国家的12600名学生提供高等教育资助,系统性培养具有土耳其文化认同的非洲精英群体。这一多层次的教育合作体系,有效强化了土耳其文化在非洲的传播深度与影响力。
其二,宗教纽带的情感联络。土耳其充分发挥其伊斯兰国家身份优势,通过系统性的宗教外交策略强化在非洲穆斯林国家的影响力。该国以宗教事务署(Diyanet)为核心机构,构建了一个覆盖宗教教育、清真寺建设和宗教学者培训的综合性伊斯兰网络,致力于重塑非洲穆斯林的宗教认同。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体现在:2013年在马里巴马科建成Eyup Sultan清真寺;2019年相继完成苏丹Delenc清真寺和东非最大清真寺(吉布提)的建设;2021年在加纳阿克拉落成西非第二大清真寺;2024年又在乌干达新建清真寺。这些宗教建筑不仅采用典型的奥斯曼风格设计,其命名也深刻体现了土耳其文化元素,成为传播土耳其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强化了土耳其在非洲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辐射。
其三,人道主义援助活动的举办。土耳其将人道主义援助作为拓展非洲影响力的重要外交工具。根据1998年“非洲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土耳其通过三大主要机构系统推进对非人道主义工作:土耳其合作与协调机构(TIKA)已在22个非洲国家设立办事处,累计在54个非洲国家实施约7000个援助项目,其中近五年完成近2000个项目,典型案例包括2019年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建成的“尼日尔-土耳其友谊医院”;土耳其红新月会专注于紧急人道救援;灾害与应急管理署(AFAD)则重点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埃尔多安总统在2021年10月22日的讲话中明确阐述了这一战略意图:“在非洲,我们不遗漏任何可能的合作伙伴,不忽视任何需要帮助的对象,不错过任何合作机遇”,清晰展现了土耳其将人道主义援助与政治合作有机结合的深层外交考量。
土耳其凭借其独特的非殖民国家身份和工业化伊斯兰国家的双重特质,在非洲大陆开创性地提供了“第三条发展道路”。基于“非洲问题非洲解决”的外交理念,土耳其通过政治平等、经济合作和人道主义援助三位一体的策略,与非洲国家构建了新型全面伙伴关系。这一战略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北非地区,土耳其通过2019-2020年间对利比亚民主政府的经济军事双重支持,成功获取战略立足点;在萨赫勒地区,则抓住法美撤军的历史机遇,以“反殖民伙伴”姿态积极介入——2022年与马里签署5亿美元军售协议,埃尔多安总统亲自会晤军政府领导人戈伊塔;2024年又在美国撤出尼日尔后迅速达成能源安全合作协议。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土耳其灵活务实、注重战略机遇的对非外交特色。
03 经济层面的展开
土耳其通过系统性推进对非合作战略,在非洲地区实现了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这一战略为土耳其带来了双重收益:既保障了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又为其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在具体实施层面,土耳其构建了包括经济论坛和双边商会在内的多层次合作机制,形成了坚实的制度性框架。特别是在建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土耳其还依托其稳定的外交关系,持续推进在非洲自然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布局。这种多管齐下的战略使土耳其在非经济利益得到全方位拓展,经济影响力呈现持续深化态势。
土耳其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经济合作机制,系统性地推进与非洲国家的制度性合作框架。2008年,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成功举办首届土非合作峰会,会议通过的《土耳其-非洲伙伴关系宣言》确立了“为共同未来而精诚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建立了定期召开区域合作峰会的长效机制。在峰会机制之外,土耳其还积极搭建专业化的经济交流平台,包括2017年安塔利亚土耳其-西非农业食品论坛、2018年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西非经贸论坛以及2021年土耳其-非洲经济贸易论坛等。为深化经贸往来,土耳其通过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DEIK)统筹管理在48个非洲国家设立的贸易商会网络,并与超过50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形成了覆盖广泛、运作高效的制度性合作体系。
随着制度性合作框架的不断完善和外交互动的持续深化,土耳其在非洲的经济参与度呈现跨越式增长。具体表现为:土非双边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40.9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450亿美元,增长逾10倍;其中土耳其对非出口额在2003-2022年间实现了从21亿美元到212亿美元的十倍增长,工业化学品、钢铁制品和农产品等传统优势行业贡献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土耳其对非直接投资(FDI)规模从2001年的2200万美元飙升至2021年的100亿美元,二十年增幅高达454倍,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印证了土耳其在非洲经济活动中日益提升的战略地位和参与深度。
土耳其对非经贸布局呈现出“北非主导、西非崛起”的鲜明特征。尽管北非国家仍是土耳其最重要的传统贸易伙伴,但西非地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2012-2022年间,土耳其对马里出口额激增140%,进口额更是实现2842%的惊人增长;同期对塞内加尔、尼日尔等国的贸易规模同样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一发展趋势得益于土耳其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网络。从行业分布来看,矿业和基础设施成为土耳其对非投资的两大重点领域——2019年Limak工业集团在科特迪瓦阿比让投建首个水泥厂项目;2024年Hacıoğlu Madencilik公司成功取得加纳金矿开采权,标志着土耳其资本在非洲资源领域的深度参与。
进入21世纪以来,土耳其建筑企业已成为非洲基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多个战略性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土耳其承包商不仅成功完成了利比亚的黎波里会议中心、卢旺达基加利会议中心、喀麦隆议会大楼等标志性工程,还承建了包括塞内加尔布莱斯迪亚涅国际机场和尼日尔尼亚美机场在内的关键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土耳其建筑企业在非洲的在建及运营项目总投资规模已突破850亿美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其中,Yapı Merkezi公司正在建设坦桑尼亚快速铁路项目;Rönesans控股投资开发卢旺达高速公路;TAV机场管理公司运营着肯尼亚Infida机场、突尼斯Monastir机场和尼日利亚拉各斯机场等航空枢纽;而Çalık控股集团则在马拉维、塞内加尔、几内亚和毛里塔尼亚等国推进多个水力发电厂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彰显了土耳其建筑业的整体实力,更强化了其在非洲基建市场的有利竞争地位。
04 军事支持的增强
当前,土耳其正通过多维度军事合作持续强化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积极拓展国防产品出口市场,另一方面系统部署海外行动部队并开展军事培训项目。这种战略布局旨在把握美法等传统大国调整非洲军事部署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填补安全真空来提升自身在非洲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土耳其的军事能力建设已从单纯的装备输出,发展为包含人员派驻、训练支持和战略协作在内的综合性安全合作体系。
一是建立广泛的安全合作协议。土耳其通过构建系统性的安全合作网络,持续深化与非洲国家的防务关系。自21世纪初以来,土耳其已与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涵盖广泛领域的安全合作协议,其核心内容包括:为非洲国家军事单位提供专业培训、授权土耳其私营安保公司在非开展业务、联合开展反恐行动以及建立情报共享机制等。这些协议不仅为土耳其提供了合法的军事存在依据,更建立起常态化的军事联络渠道,使土耳其得以深度参与非洲安全事务。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安全合作往往采用渐进式推进策略,从相对低敏感度的军事培训入手,逐步拓展至反恐合作、情报交换等高阶安全领域,体现了土耳其对非军事战略的精心设计。
二是以无人机为主的军贸外交。当前,土耳其成功打造了以无人机为核心的特色军贸外交模式,现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重要的武器装备供应国。相比欧美国家,土耳其军贸展现出四大差异化竞争优势:政治附加条件少、装备性价比高、技术转让灵活、合作模式多样。这种务实策略使其国防工业快速打开非洲市场,其中Bayraktar TB2无人机已成功出口至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乍得、吉布提和安哥拉等国,同时多款装甲车和教练机也通过军事贸易或援助等方式进入非洲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土耳其对非武器出口额达4.6亿美元,较2020年的8300万美元实现爆发式增长,充分印证了其军贸外交的显著成效。
三是海外军事部署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土耳其加强了在非洲的军事部署力度。当前利比亚、索马里和西非地区是土耳其的主要国防投资方向。以索马里为例,2017年,土耳其在摩加迪沙东南部耗资6000万美元建立TURKSOM军事基地,实现了从常规军事援助向结构性安全介入的战略升级。该设施不仅作为索马里国民军(SNA)现代化改造的战术培训中心,更被定位为土耳其在印度洋西岸的战略支点。截至2023年,该基地已经培训超过5000名索马里士兵,并以此组建“格尔戈尔”战术突击队。2024年土索安全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合作,土耳其海军获得索马里海域部署权,既承担保卫索马里领海完整的任务,又主导索马里海军重建工作。
图源:Getty Images
以利比亚为例,2019年,土耳其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GNA)签署涵盖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协议,获得在利比亚海域的天然气勘探权。同年12月,双方进一步达成军事合作协议,为土耳其在利部署正规军提供法律依据。2020年起,土耳其通过提供先进武器装备及叙利亚雇佣军等实质性支持,最终协助GNA击溃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LNA),促成利比亚东西分治的格局。这一军事行动使土耳其成功获得米苏拉塔海陆军基地和瓦蒂亚空军基地的使用权,不仅实现了在北非建立永久性军事存在的战略目标,更将其影响力延伸至地中海能源博弈的核心区域。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土耳其“军事干预-战略获益”的联动策略特征。
以西非地区为例,土耳其采取“官方军售+私营武装”的双轨军事介入模式,逐步构建起区域安全影响力。当前土耳其主要通过SADAT私人海外安保公司负责西非乃至中非地区的相关活动。该公司由退役准将阿德南·坦里维迪(Adnan Tanriverdi)于2012年创立,现由其儿子梅利赫·坦里维迪(Melih Tanriverdi)经营。该公司与正发党(AKP)关系密切,同时与土耳其国家情报局(MIT)保持了密切联系,先后介入叙利亚、利比亚和西非等地区的安全局势。2017年开始,SADAT在叙利亚北部训练由土耳其扶持的反对派武装“叙利亚国民军”(SNA),并于2020年指挥数个营的SNA前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先后招募3000名叙利亚雇佣兵参与利比亚冲突。2024年,SADAT招募1500名叙利亚雇佣兵并部署于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利亚三国,用于保障土耳其的商业利益。此外,SADAT还向索马里、乍得、埃塞俄比亚和多哥等亲土国家的武装力量提供军事培训服务。通过上述部署,土耳其已经在非洲部署2000名正规军事力量和4000名私营军事承包商成员,已经超越法国成为非洲规模最大的海外军事力量,为推行非洲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05 结语
土耳其的非洲战略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全方位布局,其战略架构涵盖经济合作、地缘政治、文化交流与安全防务四大关键维度。这一战略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与非洲国家建立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质性提升土耳其的全球战略影响力。非洲大陆凭借其显著的人口红利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以及不断提升的地缘政治价值,已成为土耳其对外战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支点。土耳其通过精心设计的“经济-安全-文化”三轨并进策略,正在非洲大陆构建起独特的战略存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