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信息网-珠穆科技

马克龙与非洲:壮志未酬的八年

   日期:2025-11-24     来源:非洲研究小组公众号    作者:编译:尧山    浏览:94    评论:0    
核心提示:文章将其政策总体评价为“雄心有余而实效不足的八年”。文章指出,马克龙试图摆脱“法国非洲”的传统框架,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动:访问瓦加杜古期间承认殖民罪行,承诺归还文化遗产、解密历史档案并加强与公民社会的对话

马克龙与非洲:壮志未酬的八年

作者:玛丽·图勒蒙德(Marie Toulemonde)

来源:The Africa Report,2025年11月17日

编译:尧山








导读

2025年11月17日,《非洲报道》杂志(The Africa Report)网站发布文章《马克龙与非洲:壮志未酬的八年》,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17年以来重塑法非关系的努力作出评述。

文章将其政策总体评价为“雄心有余而实效不足的八年”。文章指出,马克龙试图摆脱“法国非洲”的传统框架,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动:访问瓦加杜古期间承认殖民罪行,承诺归还文化遗产、解密历史档案并加强与公民社会的对话。然而,其实践却屡遭挫折:早期不当言论损害信任,多项承诺落实进展缓慢;在萨赫勒地区,反恐行动未能遏制安全局势恶化,接连发生的政变更导致法国军事存在被逐出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传统影响力显著萎缩。旨在转向尼日利亚、肯尼亚、加纳等英语非洲国家的多元化战略虽取得一定经贸成果,但面临激烈竞争,法国在非洲总体贸易中的占比不升反降。

文章总结认为,尽管马克龙意图通过历史和解与经济合作开辟新路径,但其政策仍常被诟病带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存在“双重标准”。在言辞的锐意与现实政治的延续之间,马克龙的非洲战略未能实现其预期的根本性转变,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正呈现整体下滑趋势。现予编译,供读者参考辨析,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和编译者立场。


最近几天,马克龙将开启新一轮非洲之行。他计划于11月20日至21日访问毛里求斯,次日飞往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G20峰会。随后,他定于11月23日前往加蓬,并于11月24日访问安哥拉。

图片

图源:France24

这次拟访问国家的选择,显示出法国对非政策的重新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国在其非洲影响力萎缩的背景下被迫做出的。在入主爱丽舍宫八年有余、任期仅剩一年半之际,马克龙还能扭转趋势吗?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回顾马克龙志向远大却未能如愿达成的非洲政策。


01  密集的外交足迹

从2017年到2025年,这位法国总统对非洲进行了近40次访问,踏足26个国家,创下了法国领导人的纪录。下图展示了这些正式访问的足迹,讲述了马克龙领导下法国在非洲的外交故事。 

2017-2025年马克龙访问的非洲国家

图片


02  幻想与幻灭

“法国不再有专属的非洲政策。我属于新一代法国总统,不会来告诉非洲该做什么,并将彻底告别‘法非关系’的殖民色彩。”2017年11月28日,马克龙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对800名学生发表演讲时如是说,这番讲话令人印象深刻。这是首次有法国总统承认“欧洲殖民化的罪行是不可否认的”。尽管一些观察家仍认为其语调带有家长式作风,但毕竟与他的前任们相比已然不同。

马克龙一口气许下了一系列承诺:归还非洲文化遗产、拓展并扩大大学合作项目、解密托马斯·桑卡拉(Thomas Sankara)遇刺案档案,以及优先与公民社会而非“老派领导人”进行对话。

然而,即便在当时,马克龙在瓦加杜古访问期间的言论因其轻率已引起不快。当布基纳法索总统罗克·马克·克里斯蒂安·卡博雷(Roch Marc Christian Kaboré)短暂离席时,这位法国总统试图开个“玩笑”,对着尴尬沉默的观众说他的东道主“去修空调了”。这个笨拙的俏皮话尤其刺耳,因为就在几个月前,即2017年6月,这位新当选的总统在访问其海外大区马约特岛(Mayotte)时已经失言。在科摩罗移民危机的背景下,他说:“‘夸萨-夸萨’船(kwassa-kwassa)不怎么捕鱼——它主要运来科摩罗人。”法国后来承认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玩笑”。

尽管开局不利,关于历史记忆的工作确实启动了。2018年9月,马克龙承认莫里斯·奥丹(法裔阿尔及利亚数学家,Maurice Audin)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被法国军队杀害。2020年7月,法国归还了保存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抵抗战士的头骨。

2018年11月发布的萨瓦尔-萨瓦里(Sarr-Savoy)报告(即《归还非洲文化遗产报告》)建议将法国博物馆中收藏的90%非洲艺术品归还。2021年11月,包括贝汉津国王(King Béhanzin)宝座在内的26件于1892年被掠夺的阿波美(Abomey)王室珍宝归还贝宁。

历史记忆工作

图片

一年后,即2021年5月,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马克龙承认法国在1994年种族灭绝中负有“沉重且压倒性的责任”。几个月前发布的杜克莱尔(Duclert)报告已经记录了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卢旺达“新殖民主义参与的傲慢”。尽管未使用“同谋”一词,这一历史性姿态有助于法国和卢旺达之间的双边关系正常化。

但在这些重要声明的背后,大多数承诺的具体落实进展缓慢,而失误却层出不穷。2021年10月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的非洲-法国峰会就是例证之一。为了建立“新对话”,法国决定不邀请任何非洲国家元首,而是将法国驻外使馆挑选的年轻公民社会代表置于中心舞台。然而,在许多非洲国家看来,这一做法是对他们的一种冷落。

三年过去了,那次峰会上宣布的倡议除了“民主创新基金会”和位于巴黎的新文化中心“非洲世界之家”外,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具体成果。更重要的是,正如法国参议员们在2025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所总结的那样:“更密切地让公民社会和非洲青年参与的意愿,丝毫未能软化那种与非洲国家自上而下、居高临下式关系的观感。”


03  萨赫勒地区的被迫收缩

事实上,转变的迹象早在一年前就已显现,即2020年1月13日,在法国西南部波城举行的峰会。会上,马克龙“召见”萨赫勒五国集团(G5 Sahel)的总统们,要求就其反恐立场获得“澄清”——这次训斥被人们铭记为一种将对方视为孩童的对待方式。

“如果这看起来像是一次双方商定的会议,则会更合适,”目前被马里军政府监禁的马里前总理穆萨·马拉(Moussa Mara)说。

这种家长式的姿态,正是非洲舆论——尤其是在萨赫勒地区——所开始抵制的。尽管“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得到加强,安全局势却持续恶化。军事政变接踵而至:马里(2020年8月,2021年5月)、布基纳法索(2022年1月和9月)和尼日尔(2023年7月)。每一次政变,新上台的军事统治者都借助日益高涨的反法情绪,这种情绪由社交媒体和俄罗斯宣传机器不断煽动。 

法国被抵制及法军撤出

图片

撤军变得不可避免。2022年2月,法国在驻扎九年后离开马里。2023年2月,布基纳法索随即要求驻扎在该国的400名法国士兵撤离。被视为萨赫勒地区“最后一个盟友”的尼日尔,于2023年12月下令关闭法国军事基地。

2024年11月,长期被视为法国历史盟友的乍得宣布,希望重新谈判法国在其领土上军事存在的条款。与此同时,巴西鲁·迪奥马耶·法耶领导下的塞内加尔和阿拉萨内·瓦塔拉领导下的科特迪瓦,也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要求法国军队撤离。

这一系列事件在2025年1月6日的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达到高潮。会上,马克龙再次斥责非洲领导人,说他们“忘了说‘谢谢’”以感谢法国的反恐军事干预。塞内加尔和乍得总统随后谴责这是一种“傲慢的态度”。

被指责为傲慢的同时,这位法国总统也被指责实行双重标准。法国强烈谴责了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的政变,但在2021年,却接受了在其父亲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去世后由马哈马特·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在乍得建立的军事过渡政权。

法国在加蓬也面临类似批评,马克龙在阿里·邦戈·翁丁巴被政变推翻后的几个月里,努力与布里斯·克洛泰尔·奥利吉·恩圭马“建立特权关系”。

马克龙非洲政策的许多批评者还指责他与长期执政的统治者保持密切关系——从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到喀麦隆的保罗·比亚和刚果(布)的德尼·萨苏-恩格索,而这与他在2017年瓦加杜古演讲中展现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结论是明确的。法国正在失去影响力,特别是在那些曾被视为其“后院”国家中的军事影响力。这为新的外部伙伴留下了空间——首当其冲的是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及其后继者非洲军团)、土耳其、中国和阿联酋。


04  英语国家——战略退路?

自上任之初,马克龙就表示他押注于关系多元化战略,目标是转向法国未曾殖民过的国家,建立不受历史恩怨羁绊的关系,并把握许多英语和葡萄牙语非洲国家中显著的经济机遇。

于是,访问接踵而至。2017年12月,他首次正式访问加纳。2018年7月,他对尼日利亚拉各斯进行了一次象征性访问,会见了艺术家、企业家和年轻创作者。2019年3月,他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以深化能源和基础设施合作。2021年5月,他对卢旺达和南非进行了一次“历史性”访问。在这些软实力示好的背后,是明确的经济和能源利益。

法国12%的石油进口来自非洲,主要来自安哥拉和尼日利亚。2024年,尼日利亚成为法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首要经济伙伴。法国与安哥拉的贸易额自2017年以来跃升了227%。2024年11月28日,在尼日利亚总统博拉•提努布到访巴黎时,马克龙将他的战略意图表露无遗。他直言,“未来的市场和人口在尼日利亚,而不是在萨赫勒”,并指出,“虽然让法国企业主转向尼日利亚存在惯性阻力,但这无疑将是未来的必由之路。” 

对非关系多元化战略

图片

经济成果随之而来——至少部分是。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承诺未来十年每年在尼日利亚投资10亿美元。食品集团达能(Danone)也加强了在该国的业务。三家尼日利亚银行(Zenith Bank, Access Bank, United Bank for Africa)在英国脱欧后在巴黎开设了分行。这种寻找新非洲伙伴的努力已扩展到其他国家,尤其是肯尼亚,该国将主办定于2026年举行的下一届非洲-法国峰会。

然而,尽管贸易总量有所增长,法国的出口却停滞不前。而且,法国现在希望转向的国家,其经济虽然充满活力,却面临深刻的结构性问题——从根深蒂固的腐败和高债务水平到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竞争异常激烈,中国主导着基础设施领域,土耳其在防务领域取得明显进展,英国和美国则保持着长期影响力。

法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图片
图片

尽管存在外交动荡特别是与阿尔及利亚,马格里布国家(北非)仍然是法国在非洲的主要经济伙伴,占贸易总量的60%。法国与塞西总统领导下的埃及的关系——建立在受人权组织批评的武器合同之上,也仍然非常密切。

然而,总体成效远未达到其宣称的雄心。2017-2024年间,法国与非洲的贸易总量虽增长了33%,但其在非洲全球贸易总额中的份额却从5.5%下滑至3.2%。

数据表明,在承诺与失望、决裂的言辞与现实政治的延续之间,马克龙所倡导的“变革议程”依然是一项未竟之业。

原文题为:Emmanuel Macron and Africa: Eight years of thwarted ambitions

原文链接:https://www.theafricareport.com/398858/emmanuel-macron-and-africa-eight-years-of-thwarted-ambitions/


 
标签: #非洲
打赏
 
更多>同类矿业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入群交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